2)第36章 是转型?还是江郎才尽【4K】_娱乐:塌房的我被迫开始拍电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疯狂的石头》里,是将真翡翠奖赏给了无心窃取且拼命守护它的人。

  那么呈现命运感的关键点是什么呢?

  是制造巧合。

  而且巧合越离奇,命运感就越强。

  于是这就隐含着一个悖论:明明对故事合理性伤害最大的“巧合”,在多线叙事电影中却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技巧,使得看其他电影我们会称之为“这也太巧了吧”的情节,在多线叙事电影中成了“这就是命运啊”的感叹。

  这种极易将“生硬的巧合”错认为“巧妙”的倾向,是我所以警惕多线叙事的理由。

  因此看这类电影,我会格外小心,避免被编剧带节奏,忽略了故事的基本合理性。

  说回《无名之辈》。

  影片分为四条故事线,两主两副。

  两条主线分别是:马先勇寻枪的线,眼镜和大头抢劫的线。

  两条副线分别是:高明和情妇的感情线,高翔和依依的青春线。

  另外还有嘉祺、真真、波仔、刘五、王顺财等粘合剂式的人物,将各条线彼此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物众多、支线庞杂的大群戏。

  这四条故事线,支撑起同一个主题:一群小人物该如何“拿回”自己的尊严。

  之所以用“拿回”一词,因为尊严人人有之。只不过对于小人物而言,尊严又是极易丢失的东西,需要拼尽力气捍卫。

  就像片中的马先勇捡到了一把枪,本以为能借此立功当上协警,不想枪被人调了包,他只得再次踏上寻枪之路。

  这把一丢再丢的“枪”,就象征着马先勇亟待拿回的尊严。

  这是一部典型的“主题先行”的影片。

  主题先行有好也有不好,好处在于主题鲜明,有穿透力;坏处在于为了扣题,难免有生拉硬凑之嫌。

  我们仔细审视一下这四条线就会发现,除去马先勇的线较为丰满,其余的线都是比较单薄的。它很像一面“一粗三细”四条腿的桌子,共同托起名为“尊严”的桌面,但究竟承重力如何,在于观察的角度。

  单看马先勇这个角色,在队长的庆功宴上,或许是因为终于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而狂喜,或许是为讨好队长而卖力表演,老马喝得酩酊大醉,后酒驾出了车祸,造成了妻子的死和妹妹的终生残废。

  此后的老马一蹶不振,他要面对女儿的冷眼和妹妹的恨,在负罪中活下去。

  因此寻枪对于他来说,就不只是一次自我实现,更是要在残破的生活里证明自己可以重新担当起父亲和哥哥的角色。

  可想而知,在马先勇的身上,尊严是何等的重量。

  影片最动人的一场戏,当属马先勇与妹妹马嘉祺的隔门对话。

  老马并不知道妹妹是在向他告别,他听到妹妹说的知心话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在他心里,他一天也没有原谅过自己,所以他只有听到妹妹像往常一样骂他,才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