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节 集中权力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计,统一下订单。必须争取到最大的优惠。同时联系德国人,告诉他们既然设备运不过来,那么那些订单取消,他们必须退款。就在山东的德华银行进行清算,虽然都是马克我也认了。相信山东的德资企业这时候还不会拒绝他们国家的货币。取消这些订单之后,我手里应该有100亿以上马克的资金,全都给这些德资工厂下订单。”

  好吧等这些马克变成废纸的时候,大批德资企业只能破产了事,都是是收购他们也好,合资也好。杨潮就主动了。

  “我在提醒你,必须精确到每一家工厂,每一家每一家都要派去联络员和督导员,这是战争时期,我们所有的资源都要调动起来。告诉所有施工中的企业,要他们加快进度,水泥、钢材优先供应他们”

  李思第频频点头,不时拿笔记录。

  “潘逊”

  杨潮这时候转向潘逊。

  “虽然是你管教育的。但是你这次任务很重。我们现在一共多少家技校”

  “258家”

  潘逊张口就回答,都是他分管的。

  杨潮点头,一点没错。凡是杨潮合作引进的工厂,都必须附带技术学校,杨潮可以将自己的股份分红用来维持技校的运转,或者用他们该缴纳的税款减免来维持学校开支。而技校又给工厂提供技术人员,因此无论是1907年引进的50个美德项目,还是1909年引进的200家工厂,都还是很遵守这个协议的。

  除了这些合作技校外,烟台钢铁厂、莱芜兵工厂等最早的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校。

  这两百多家技校。堪称整个亚洲最庞大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了,而且贴近工厂,实习十分方便,办学成本极低。

  “有多少学生”

  “1万3千零83人。”

  有整有零。

  这些学校有大有小,大的比如四方机车的技校,常年有上千人在里面学习,小的也至少得有50人,这是协议规定的最低要求。

  “今年毕业的应该有五千人吧”

  潘逊点点头。

  “你配合一下李思第,将今年毕业的学生尽量给新建的工厂,德国技术人员是指望不上了,战争一打响没准原本那些工厂打算招募的技工都得上战场。而且交通断绝,他们也招不来了。”

  “还有,让所有的技校都办夜校,给老师们发工资,同时向工厂里的华洋技术工人发奖金,鼓励他们下班的时候到夜校里教学。我们不需要技术多高的学生,能学会简单的机床操作就行,我们需要数量,两年内我们要培养10万名技术工人。”

  很多家工厂其实在德国并不是什么大工厂,相当多一部分是小的家族企业,是那种作坊形式传承下来,工业革命中慢慢采用机器生产,一般只有几十个上百人的小家族企业,这些人看到中国投资的热潮,脑子一热就来了。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