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金庸的书_重生过去,我在人世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秉义和郝冬梅对陆天的身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蓉也对陆天的诗或者说写诗的人有了特别的情愫,

  而周秉昆倒是挺单纯,就是想谢谢陆天送给他的公交车月票,有了这些月票,让他去吉春市文工团方便许多。

  差不多下午三点,陆天和郑娟来到了周家的。

  李素华一个人在外屋地蒸饺子,周蓉、郝冬梅包括郑娟都要帮忙,李素华却说不用。

  年轻人聚在一起不容易,饺子已经包好,剩下的活,自己一个人就能做了。

  里屋便成了年轻人的世界。

  经过初一熟识后,周家人对陆天、郑娟已经不再陌生,围坐在炕桌,无话不谈起来。

  说是无话不谈,其实谈的最多的还是文学。

  周秉义、周蓉和郝冬梅都是纯粹的文学青年,而周秉昆也算是文学爱好者,曲艺大多也是源于文学。

  只是,周秉义、周蓉、郝冬梅聊的都是传统文学,特别是苏俄的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除了模模糊糊能记得书名外,里面的内容,陆天却一概不知。

  以至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每与陆天交流,陆天只能环左右而言他,疲于应付。

  后来,实在没话说了,陆天就给几个人讲讲金庸的武侠小说,毕竟与之前挂在嘴边《诡秘之主》和《大奉打更人》相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周蓉问到出处时,陆天说起是通过特别渠道读到的。

  听起来,也合情理。

  金庸的武侠世界,令周家这些文学青年充满了好奇。陆天一开口,便问东问西起来。无奈,陆天只好努力满足周家文学青年的好奇心,不厌其烦地讲了起来。

  从《笑傲江湖》讲到《天龙八部》,从《神雕侠侣》讲到《倚天屠龙记》。其实,金庸的书,陆天也不是都看过。架不住改编的影视作品多,基本情节还是能说出一二的。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能听到这些,同样令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

  因为太投入的缘故,以至于李素华把饺子端上了地桌,几人还跟陆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素华见状,一脸堆笑:“吃饺子了,吃完饺子再聊,再不吃就凉了。”

  “妈,陆哥讲的小说可好听了,等他讲完再吃吧。”周秉昆言语道。

  “吃完再聊不是一样?再不吃,我可就自己吃了。”

  “妈,听你的,吃完再聊。”

  说着,周秉义从炕上下了地。

  见周秉义上了桌,其他人也纷纷下地,围坐在地桌。

  因为想接着听陆天讲金庸小说的缘故,这顿饭吃的很快,周秉义、周秉昆和陆天也没有喝酒。

  收拾好饭桌,众人又上了炕,围坐在炕桌,听着陆天绘声绘色地讲武侠小说里的快意江湖。

  正讲着,屋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也不知是谁家放的几颗魔术弹在空中绽放,绚丽的礼花,透过钉着塑料布的窗户,映入屋中。

  此情此景,周蓉不经意吟诵道:

  “烟非烟,花非花

  放在一起

  就是一团耀眼的麻

  根须

  深入千年的岩层

  一条触动心胸的神经

  轻轻拉拽

  心结,就慢慢疼给你看

  一疼就是几百年

  夜晚里绽放

  演变。飞舞。美丽。

  一个朝的国色天香

  几朵花,华丽地转身后

  天空陷入沉醉与麻木

  孤独留给夜晚

  陷入深沉地思索……”

  见姐姐饱满深情,周秉昆眨了眨眼睛,看着周蓉道:“姐,这首诗,又是那个冯化成写的吧?”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