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9章 《信条》开机_我在地球当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队就自己设置了情节,复刻了训练里的动作套路,看得国内网友大呼过硬过瘾。…

  复制的也传到了国外的油管上,众多国际友人大呼华夏功夫牛逼,热度进一步增高。然而大家最好奇的就是,影片会如何呈现这些怪异的反物理动作场面,据说导演诺兰是实拍,实拍哦,不是特效。

  实拍就意味着演员得亲自上阵,完成这动作,一段两段还可以,但整部影片都这样,是不是有点太疯狂了?

  其实这都是媒体和网友的猜测,影片的具体内容估计除了诺兰之外,其他人都难以掌握,包括几位主演。

  拍摄间隙,李赫接受了华纳旗下媒体《TMZ》的专访,其中就谈到了影片的故事内容,李赫对记者表示道:“对,实际上我没看懂剧本。”

  记者一脸惊讶道:“没看懂?是剧本很难懂吗?”

  “其实不光是我,包括罗伯特和尹丽莎白,我们都没看懂,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我看懂了,第二次觉得其实我没那么懂,第三次之后我就彻底晕了。”

  “那影片拍摄是怎样进行的?”看不懂剧本还能拍摄?记者表示不能理解。

  另外一边,诺兰同时接接受了《时代》杂志的采访,他表示,影片需要很聪明才能看得懂,是一部非常烧脑的影片。

  关键词烧脑,诺兰的影迷们懂了,影片估计又是一部盗梦空间类型的影片。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盗梦空间》看似烧脑,但其实故事结构是传统的戏剧三段式结构,即开始接到任务,中间任务执行,结尾完成任务。

  观众烧脑是因为诺兰设置的障眼法,使得观众和主角一行始终处在一出梦境般的感觉,等影片结束都已经分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了。

  而《信条》不一样,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带有一点宗教色彩,诺兰本人非常笃信宿命论,他认为人一生做的什么选择都是命中注定的,你以为的主观选择都是早就注定好了的。

  而这种思路也被用在《信条》的创作中去,影片的主角每一次的选择都以为是自己主观的动作,却不想到早就被未来的自己东西,他所有的动作都是命中注定的。

  而影片的结构也是一个特殊的大回环结构,即开始到结束,怎么拍都要看导演怎么调度了。

  两段采访透露出去的内容不太多,但已经足够让诺兰的影迷们期待了。其实诺兰在华夏的人气反而比好来坞那边高,甚至诺兰都有点被吹过头,神化的味道。

  诺兰的多部影片在华夏取得的评价都高于国外,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影迷。这次李赫和诺兰的强强合作可以说对双方都有理,诺兰得以继续巩固华夏影迷,而李赫也借此机会继续拓宽在好来坞的道路,可以输欧式双赢的局面。

  但是电影从来都不只是电影的事情,尤其是这种跨国家和人种合作的电影,其背后面临的复杂局面超出想象。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