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卷 惊蛰 六,康王、信王与庆王(2)_魔教圣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王道:“先生不妨明言。”

  张宿道:“破旧立新,根除弊端,强盛国力,必然要实施全面变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不过是一个开端。如变法,将会涉及官制、律法、税赋、田地、军制、科举、取士、文化等方方面面。”

  康王越听心中越是凝重:变法涉及范围太广,动一发则牵涉全身,难怪以信王的天资、威望和野心,也不敢轻易言变。

  但朝政积重难返,不变,不求新,皇子们便难以笼络人心,更没有上位的机会。

  开弓没有回头箭,殿下既然支持礼部革新,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何况,在信王心中,康王已经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对此,两位殿下心知肚明。

  张宿侃侃而谈:“变法,需要朝廷上下一心。需要循序渐进,徐徐图之。需要举措得当,行之有效。在下揣测,某些人正希望朝廷步伐走得更快一些,摊子铺得更大一些,他们好浑水摸鱼,趁机作乱。”

  康王听得入神,问道:“此话怎讲?”

  张宿道:“变法触动太多的利益,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推进过急,难免会有疏漏,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容易激发朝野矛盾,为宵小奸人所趁。”

  康王道:“先生思虑周详,洞察明彻,本王佩服。依先生之见,下一步应当如何处置?”

  张宿道:“各项举措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不急于求成。先扩太学,后改科举,然后自上而下,设立各地的劝学馆,革新各地的府学、书院体制。”

  “第一步走好了,走稳了,我们在朝廷上下便获得了人心和威望。对于原有的势力,慢慢地分化、拉拢甚至压制,求同存异,避免树敌过多。”

  “第一项变革稳固了,观察一段时间,查漏补缺,力求修正。伺机再推行下一项变革。”

  康王道:“先生认为,这第二项变革应该从哪里入手?”

  张宿道:“轻赋税,省徭役,重农商。此乃民心所向。”

  康王道:“先稳人心,再获民心,先生的筹划果然绝妙!有先生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康王与张宿在府中密议,同一个时间,京城的另一个地方,信王殿下与手下一众幕僚,也正在讨论朝廷近期的动向。

  信王殿下的幕僚有一姓方的师爷,一姓袁的师爷,皆是落第不中的文人清客,另外还有吏部的张侍郎,户部的崔主事,御史台的孙御史,皆属于信王的心腹。

  张侍郎将礼部的奏章和朝中各部官员的反应,一一禀告,抚须道:“礼部的奏章条理分明,分析细致,举措得力,甚合皇上心意,政事堂的各位大人也无异议,康王殿下更是大力赞同。皇上命百官传阅,朝堂上竟无一人反对,可见为了这份奏章,礼部上下有备而来,花了不少心血。”

  信王殿下道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