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16章 人情世故(十七)_官途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城建工作。就在这些年,隆中市城区内大片棚户区连片改造,郊区成天土地综合开发,到处是工地,大大小小有百十多个,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钢筋水泥见证了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许亭渊抓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容易出成绩,加上领导赏识,自然升迁速度如同坐火箭。假如他分管统计、计生等工作,估计受死累活都不可能进入领导的法眼。

  进入20世纪,华夏大地几乎成了一个巨型的工地,到处都喊着一样的口号,“又快又好发展”,“三年一改观,五年一变样”,“加班加点”,“白加黑”、“五加二”等成了主流,加快、迅速、大力、强化等成了每一个地方的关键字眼,动则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上项目,在极短地时间内要打造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可是这种消耗大量原材料换来了的是一堆钢筋水泥。没有了地方特色,没有了人文内涵,过度地追求GDP,在“高大全”和“快求好”面前“跃进式”地发展,无不在拷问着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

  省里是决策者,许亭渊是执行者,而陆伟参与者,他跟着许亭渊一天到晚来回在工地上穿梭,与开发商斗法,与施工单位咆哮,与监理单位问责,与拆迁户磨嘴皮,可以说每走一步都异常艰辛。好歹许亭渊相当有魄力,能够拿捏地住他们,隆中市才有今天的成就。

  陆伟刚到东泉县时,吴江凯也有意透漏过他想开发西城,他心里有了底,道:“东泉县是座历史古城,老城里仍然存有大量的明清院落,如果搞旧城改造,就必须把延续历史文脉和保留历史遗迹结合起来,这项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耗资财力物力不说,稍有不慎就容易伤及筋骨。另外,以我县的财力来看,也不适宜搞旧城改造。”

  “而西城区只住着几户人家,大面积的耕地可以经过土地流转征收用于建设新城,涉及的矛盾少,成本也不大,我的建议是建新城。”

  吴江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龚清刚:“你说说你的意见。”

  龚清刚通过刚才吴江凯的表情已经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他要开发新城。另外他早就吃透了中央和省里的精神,于是他清了清嗓子道:“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金融危机过后,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省委乔书记也同样在报纸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干城建年’的口号,我认为东泉县不论是搞旧城改造也好,还是新城建设也好,都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所以,吴书记您做出什么决定,我都坚决支持你,拥护你。”

  龚清刚说话很有艺术,不亮明观点,却把相关政策罗列了一遍,这是在给吴江凯提供信息来源,也是尽量促成这件好事的政策依据。

  吴江凯靠在椅子上,道:“陆县长和龚局长讲的都非常好,我个人更加偏向于开发新城。东泉县老城区积弊甚多,就如同陆县长讲的,还不宜旧城改造。新城区建成后,自然而然就能分流老城区的人口,再回过头来搞旧城改造,也就时机成熟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