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22章 县委大楼_官途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聊得来的,沈桐这小子敢说敢做,以后潜力无限。

  “那行,你去忙吧,我们中午吃完饭就走,坐赵书记的车。”刘思明又道。

  “啊?坐赵书记的车?赵书记也回去吗?”沈桐听到要坐赵毅堂的车,心里不免有些紧张。

  刘思明从沈桐的口气中听出他有些紧张,便说道:“嗯,赵书记也回去,说不定晚上他也过去喝酒。怕什么,赵书记也是人,能吃了你啊。”

  沈桐总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午饭赵毅堂在食堂吃的,柳妈明显多了些温柔,从柜子下面拿出鸡蛋和肉,给赵毅堂开了小灶,让一旁的干部们直流口水。

  吃完饭,赵毅堂便叫上刘思明赶紧回县里。赵毅堂看到沈桐也上了车,刘思明急忙解释说让沈桐陪他喝酒。赵毅堂微笑着和沈桐点了点头,说道:“沈桐,喝酒也是工作,今晚就要看你的表现喽。”

  经过刘思明的开导,沈桐反而觉得有些底气,便大方地说道:“一定不辜负赵书记的厚望。”

  听到沈桐也学会了油嘴滑舌,赵毅堂眉头一紧,不由得感叹道:“官场真是大染缸啊,再好的同志进来,首先学会的是官场规则。这难道是好事?”赵毅堂没有答话,只顾望着前方。

  县里面的领导一般喜欢坐到后面,而乡镇的领导则喜欢坐到前面。沈桐在报社的时候也仔细研究过这一问题,副驾驶舱眼界开阔,且不易拥挤,与司机交流起来也不那么费事。但坐到后面,空间局促,视野狭窄,但安全性较高。坐前面与坐后面争执了许多年,有的说炫耀,名利之类的话。其实说白了,只要自己坐的舒服就行,管他这个那个了。但县领导则不然,出于礼仪选择后方而坐。但更深层的,则与官员的身份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利之所趋,名之所正。

  赵毅堂一路上也没有怎么说话,沈桐原本还看外面的风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东泉县城,对于沈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读高中的时候在县城呆过三年,此后除了同学聚会,上学坐车,基本上没有在县城里转悠。

  如今的县城,与五年前比起来,虽在城中村中散落地多了些楼房,但依然十分破败。尤其是老城区内,甚至建国初期毛坯房都*裸地暴露在外面,犹如伤疤,十分显眼。

  要说东泉县最宏伟的建筑就属县委大楼了。这座四层大楼建设年代不长,改革开放初期修建的。据说当年修建的时候,全县人民都捐了款。

  要说东泉县也不算十分贫瘠,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尤其是煤、铁、锰矿资源尤为丰富,近年来又发现少量的铝矾土矿。作为一个内陆小县城,如果区域优势不是十分明显的话,矿产资源足以振兴经济。

  可东泉偏偏陷入了一个怪圈,矿产资源逐年扩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