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章 筹划乡变镇_大秘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伟听完我的汇报,紧皱的眉头一下舒展开来,果然如我设想的一样,绕过办公桌,一把搂住我的肩,连声赞好。

  他的眼前本来是一局迷局,他自己被绕在里面六神无主。乡政府迁址一事,是他来苏西乡干的第一件大事,这一炮倾注了他很多心血,费了不少的神。他跑过县委,跑过市委,甚至他想跑一趟省委。但不管在哪一级,得到的都是大力支持的声音,简单点说,干打雷不下雨,没见一级政府给他拨款。

  没有钱,一切话都是废话!

  市县不给钱,绝了他去省里的心思。省里工作那么繁杂,谁会去关心一个乡政府的迁址?他一个乡党委书记,可能连省委大院的门都进不去。

  市里的态度倒是很明确,要钱没有!要口头支持,一万个“好”。

  最后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到县里,关培山先是表扬他的创新进取精神,说到钱,干脆闭口不语。失望加绝望他再去找刘启蒙,语言中透露出要占用老鹰嘴村的征地补偿款,刘启蒙既不同意,也不支持,只是在他要走的时候嘱托他,征地款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要有把握,要慎重!

  刘启蒙的嘱托成了郭伟最后的希望,他把刘启蒙的话当做了尚方宝剑,于是出现了他的三三制。

  其实在他出台三三制之前,他就知道月塘村上访的事。

  月塘村的征地款在县财政局躺了一个月后,关培山亲自出马,剥下了一层皮,发到城关镇财政所。邓涵宇看到躺在账面上的几千万,心里像有一股火一样,上下窜着,夜不能寐。于是也按照关培山的手法,从征地款里拨出一笔钱来,购买水泥制品厂的股份,等到钱到月塘村,就只剩下了一点骨架子了,肉都被他们吃光了,一副骨头,如何养得了失去土地的全村近千口男女老少?

  钱有余气得骂娘,又不敢去找邓涵宇理论。他明白,现在刀柄在别人手里,自己只握着个刀尖,急得七窍生烟,口鼻要流血。

  但要不回钱,自己也没办法对父老乡亲交代,钱有余想来想去,只好召集了村里几个管事的人,组织了一批人到县委去上访。

  第一次去上访还得到了关培山的接见,让他们回来等消息,等来等去,消息就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得无影无踪。

  又组织了第二批人去,第二批去的都是在他的公司里做事的人,见的世面要多一些,去了县委大院见连个鬼都不出来说句话,这些人就火了,三句两句一碰,一伙人冲到办公楼里砸了几张凳子椅子。

  这一砸,恰好中了关培山的计,他早就在县委办公大楼里安排了县公安局的警察,就等你一动手,他们就出来抓人,结果一下抓了七八个,戴着手铐押到看守所里,一把锁关了起来。

  农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官司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