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史上最没耐心的教学_大唐第一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决定权不在李元景手中,但是无所谓,闲着也是闲着,趁早把太子培养出来接手,自己也好早日搞个环球旅游活动。

  “这……”李元景说的倒是不慌不忙,可李承乾却懵了。

  对啊,若是情况反了过来,后果会是什么?

  以前若是有人有小心思,最多也就在官府的公款中动下手脚,可若是钱庄在级别方面吃了亏,又在县官不如现管这个大环境下,会不会有人恶意从钱庄中带钱出来?

  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我有一万种方法让你在这里活不下去。

  钱庄就算是授了官,也是有考核目标的,一个县令想把你一个钱庄分部搞垮其实并不难。

  而朝廷对于官员的考核是若连续几次考核达不到及格线,那么拜拜了您呐,说明您不适合做官,除非你后台硬到能够串改吏部的考核成绩。

  钱庄想必也差不太多,这么看来的话,除非是某些人不动那些歪心思,不然的话,钱庄还真的就拦不住。

  “那将其主事提升为与县令同级?”李承乾试探着问道,两人若是同级的话,就不存在谁压谁这个问题了,只要两人不同流合污就不会出现问题。

  当然,以大唐,或者说历朝历代的选官安置尿性来说,永远不可能会把两个能尿进一个壶中的官员安置在一个地方同时担任主副两个职位。

  听着李承乾的答复,李元景笑而不语。

  “再给他两个品官?这样总行了吧?”李承乾有些发慌的说道。

  “事情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要想重新制订一套制度,哪有那么容易!”李元景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对于李承乾的态度他很满意,讨论问题就该有这副据理力争的样子,虽然现在讨论这些还有些早,但方向是对的,现在讨论了日后反倒是能节约一些时间。

  当然啦,李元景又是一个特别没有耐性的人,教育李承乾这种事情,刚开始还觉得很新鲜,讨论几句也没什么问题,但要是让他跟李承乾搞个学术类型的探讨,那么李元景估计自己可以直接投降了。

  李元景已经不打算再去跟李承乾讨论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因为李承乾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眼光以及悟性,接下来就算自己直接把全部的计划都摆在他面前,他也能慢慢的悟出道理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元景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一个引路人,把他领到这个方向就行了,深入化的教育,还是自学去吧,本王哪有那么多闲心?

  “一套制度若想持之以恒的维持下去,就必须要拥有几个要素,第一个是在制度上要为他们提供便利,比如说县令,他们就是一县之长,县内的政务他们有权全权处理。

  第二个便是钳制,任何权力一旦失去了钳制,那边如同除了笼子的野兽一般不受控制,所以在县令的上面,还有州府,还有各种御史,以及吏部的考核等,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让县令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不敢肆意妄为,同时为了避免人情因素,所以派官的时候也都是派往异地,没有宗族势力的影响,他们才可以尽可能的公平,公正的去处理政务。

  第三个则是奖惩,做的好有奖,做的不好自然要有惩罚。

  这第四个自然是随机应变,例如钱庄,虽然会授官,但他们的权力也仅仅只局限于钱庄这一亩三分地,若是地方职官有心刁难,就算给他的品级高于对方,他也不可能会挡住,手中的资源不同,最终的结果自然不同。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在长安钱庄的总部单独的设置一个部门来接纳处理这些来自地方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会由本王,或者太子你去亲自出手解决,自己直接向地方施压,亦或者将情况转交御史台让他们弹劾,或是直接禀明陛下,由你自己做主。

  只要有几个不怕死的来试一试钱庄的刀到底能不能杀人,这问题也就差不多解决了,现在,你明白了吗?”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