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2章 贫穷的本质(下)_重生之日本投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接替过去乡村老师的教鞭。这可不是他凭空想象,而是基于一个对重庆合川地区希望工程的研究调查报告。

  报告就明确指出,读希望小学那一群孩子别说进重点高校是几乎没有。哪怕是进普通高校,也少之又少。

  进了大学,需要助学贷款的孩子,还是他们。等到他们毕业之后,难就业,干着收入低的工作还是他们。

  他们这一些人混得不好,致使读书无用论在社会底层就越发有市场。没读大学的人就会说,你看嘛!读了大学,还不是找不到工作。

  即便找到了工作,还没有我打工赚得多。读书还有什么用?还不如早早地出去打工算了。

  另一个面,城市当中崛起的私立学校,超级学校,贵族学校就读的孩子们。他们不但享受着本地最优质的师资力量,而且还享受着装有空调,饮水机,多媒体等等硬件设施所提供的教室,以及有着湖光山色的优美校园环境。

  一些私立学校的校园环境比好些普通本科院校都好。这学费一年从三,五万到三,五十万不等。

  至于优秀的老师,也是人。只要是人就离不开钱。人是最现实的经济动物,谁开的钱多,就给谁干活儿。他们往往都是名校毕业,最终的结果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夏井真琴完全陷入到了沉思当中去。自己就是一个社会底层的苦出身,最是清楚不过没钱的痛苦所在。

  “为什么那一些搞金融,搞经济,搞高精尖科技之人的收入会那么高?就在于其稀缺性,不是人人都能够干的事情。这能够做的人是少之又少,供小于求。

  为什么你当初打工的收入会那么低,就在于你干过的工作只要是一个人都能够干,也就不存在稀缺性一说,供大于求。

  人累了一天,脑袋里面往往想着除了休息之外,就是吃一顿好的。穷人一旦有了点钱,不是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而是普遍选择花掉。

  最初,我也误以为是他们没有财商,而后来,我才发现自己错了。他们只是想让本就乏味和痛苦的生活有一点新鲜感。这样做,也能够让他们精神上面得到一定的减压。

  贫困的生活只会让人厌烦,毫无生趣可言。在这一点上面,不但有金融投资家索罗斯说过,而且文学大师卡佛也同样说过。

  他们都经历过贫困。两个人都凭借自身的天赋和毅力走了出来。卡佛不但出生在贫困家庭,而且在四十岁之前,两次破产。

  他干过各种底层相关的工作。他不但有大学本科文学文凭,而且还有硕士文学文凭。

  他说过,在美国从事短篇小说和诗歌的创作,无异于让自己的一生行走在阴暗当中。

  而他之所以选择从事这样的工作,写不了长篇,就是源于来自生活的压力,根本就无法让他安心的写完一部长篇小说。

  他笔下的小人物写出了美国中下阶层的真实,原来美国老百姓也是辛苦工作赚钱养家,歇下来只想看电视。

  他们也做着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凑合着度过平庸的每一天。他们也外表默不作声,内心歇斯底里。

  普通人的生活都如此的了无生趣,更何况是穷人的生活呢?”岸本正义不急不慢道。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