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4章 探戈效应_重生之日本投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国第三种货币阿根廷元。

  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最高时达75%,阿根廷通货膨胀迅速上扬,比索贬值后累积通胀率最高达80%,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幅上涨至25%,2002年经济下滑10.9%。

  2004年底,经过艰苦谈判,最终与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公布了以仅相当于欠债25-35%的面值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的债务重组方案。2005年3月3日,债务重组取得成功,长达三年多的倒债危机宣告结束。

  阿根廷已跻身于“跨掉的国家”之列,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阿根廷从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倒账国。

  阿根廷人的超前消费意识也是很强烈的,因此其储蓄率难以提高。以1998年为例,阿根廷的储蓄率为17.4%,不仅低于拉美的平均水平(19%),而且还低于巴西(18.6%),墨西哥(22.4%)和智利(25.2),更是低于韩国(33.8%)。

  事实上,阿根廷的人均GDP不及韩国的人均GDP。1998年,阿根廷是8030美元和韩国是8600美元。

  同年,阿根廷的私人的人均消费为7818美元,而韩国仅为6695美元。由于国内储蓄率低,阿根廷只得靠外部资金来扩大再生产。无怪乎80年代初阿根廷爆发债务危机后,时隔不到20年,它再度遇到债务危机。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储蓄率既是经济增长快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快的结果。

  当经济发展加快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并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

  而储蓄的增加进而扩大了投资,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储蓄和增长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阿根廷爆发的这一场金融危机,不但使得自身元气大伤,而且还波及到了邻国巴西,以及整个拉丁美洲。像阿根廷的这一种情况,便叫做探戈效应。

  从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的金融形势出现动荡的时候,或者甚至是陷入金融危机以后,它会产生一种传染效应,西方媒体它就想办法从你这个国家、这个地区找一种能够象征你这个国家的一种东西的称谓。

  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以后,在墨西哥有一种酒叫作龙舌兰酒,这个酒是指这个国家出的了,所以人们就把墨西哥金融危机产生的效应叫作龙舌兰酒效应。

  到了1999年巴西发生金融动荡的时候,巴西是以桑巴舞闻名于世的了,所以国际社会说巴西金融动荡产生的影响叫桑巴舞效应。

  这个时候,岸本正义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自己当初和岩崎真希那一个五年期的对赌协议。

  岩崎真希的投资重心就是在以巴西为中心的南美洲。自己老早就知道是会吃定了她。虽说胜之不武,但生意场上面的尔虞我诈是属于常态。

  这时间一到,他肯定是要从岩崎真希的手上把硬金传媒另外50%的股份给收回来。

  也许,还用不了五年,岩崎真希就会主动把自己手上的这一部分硬金传媒的股票卖给自己去填补她在南美洲投资上面的巨大亏空。

  到那一个时候,虽说整个硬金集团的股东不止自己一人,但是已然没有了任何一个人能够威胁到自己。

  其中谁要想退股,都可以被他不费吹灰之力的进行一个回购。同样,他想要全盘私有化,继而实现个人独资,也是如同喝水一样的极其容易。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