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白头发_重生之日本投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轮,就业阶段。

  这人生的第一轮PK赛就是升学高考。应届大学生在应聘的时候,不少人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加上经济低迷,很多单位都在削减成本,采用新人更为慎重,采取“严选主义”,没有合格的学生宁可减少用人计划或干脆不招,据说这样的企业达70%。很多大学生在应聘时败下阵来,大多感到自己的水平不够。

  另一类人即便实力不够,也可以有不错的工作,俗称关系户。无论是在那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人群存在。

  他们本身就是存在有价值。不然,谁又会平白无故的开工资养着呢?这价值所在,那就是他们身后的人。

  或者,这一个工作本身就存在谁做都是做,那自然就会用生不如用熟了。把原本那些一出生就没什么资源,没什么背景,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就朝向社会下层逼迫的得更惨,从而在夹缝当中求取生存。

  其次,日本“产业真空化”日益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由于日元升值,国内市场疲软,为了规避日元升值造成的损失和扩大海外市场,很多企业把工厂迁到海外。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够使得产品在国际上具备价格优势所在。

  除了大型跨国公司之外,服务业也有大举进军海外的趋势。为了维持在海外的经营,很多企业都在当地雇用员工,如松下等大型企业在海外录用员工大幅增加,并认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优秀,好学,比日本学生素质高。

  其实,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成本更低。无论是流水线工人,还是公司白领等等。在同质的情况下,谁的价格便宜,谁就具备竞争力。这也包括人。

  还有一点是,日本大学生当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由于经济恶化,很多中小企业朝不保夕,大学生都向往有知名度的大手企业。

  人性当中的趋利避害。这种选择是无可厚非。他们渴望在大手企业工作,一则图收入好,二则就是图稳定。

  最后,很多大学生不愿从事脏、累、险的工作,日本中小企业为了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不得不从国外引进研修生。

  关于这一点,岸本正义明白二十年后的中国大陆地区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这部分年轻人更为看重工作的体面,而非收入。

  外卖小哥比不少白领的月收入都高,却仍旧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白领的工作,而非送外卖。

  甚至可笑的还有,建筑工地工人一天二,三百元的收入竟然还会被一天连一百元收入都赚不到的白领看不起。

  “还撑得住吗?要是撑不住了,言语一声。”岸本正义关心的问道。

  “放心,我这里一时半会还不会关门倒闭。如果连我这里都走到了要歇业的地步,银座就不会有几家俱乐部能够存活了。”藤江奈绪信心满满道。

  “今后的日子,年轻人只会越来越难。”岸本正义非常情况未来将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哪怕是发达国家的日本,也难以幸免。

  “难道,就没有好的解决之道吗?”藤江奈绪饶有兴趣的问道。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