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7章 时代背景_重生之日本投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海人需求走出去打工的办法就是以读书的名义奔赴日本。哪怕是去到北海道一个人口顶峰时期只有十万人的小地方,也要出去。

  现如今,少了将近一半,只有五,六万人的样子。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奔赴东京,只留下一些老弱妇孺。

  北海道在许多人的心中,有着不少浪漫的想象。这比如泡着温泉看雪景,还能够喝着清酒什么的。

  实际上,北海道那么大一块地,作为日本四大岛之一,就它独立设立了一个县。在不少偏远的地方,连日本人都叫做番外之地或者是化外之地。

  连四国这一个四大岛之中最小的岛上面还被划分出了四个县。它的主要经济还是农业。北海道的经济也并不好。

  对于这一个时代的中国大陆学生而言,知道北海道,还是源自于栗良平这一个日本三流作家写得《一碗阳春面》,又叫《一碗荞麦面》,从而知道了札幌这一座城市。

  岸本正义心里面有数的很。在中国大陆的大学扩招显露出就业问题是要等到2003年的时候。

  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改变自身命运,乃至家庭,以及家族的命运,最稳当的方式和捷径还是在于通过高考读大学。做生意,那是需要本钱。

  官方公布,2000年上海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285元。事实上,岸本正义敢打包票,住在弄堂里面那些广大普通市民阶层的月收入普遍只会是平均月收入的一半,也就是集中在六,七百软妹币月收入上面。

  他不是没有根据的乱想。自己立马就想起了由管虎编剧并执导的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外乡人》,正好就是反应二十一世纪左右上海人的现实生活。

  最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段台词就是小缝纫店老板骂自己亲侄子的话。背景就是他亲侄子和一个本地上海女人谈恋爱。他最初是被动者,并没有主动去勾搭。

  他们(也就是上海人),不努力,也无所谓。他们还是他们。可是,你(外地人),就不行,你要是不努力,他们就看不起你。

  小裁缝店老板会大动肝火,还打了自己亲侄子一耳光,便是女孩儿的妈妈骂上门来了。那些乡下人,小赤佬,瘪三……上海特定用来骂人的话自然是一股脑的外露无疑。

  其实,女孩子也不是什么高层次,就是公交车上面刚刚开始卖车票,被优先照顾内部职工子女的方式得到了自己父亲所工作单位的一个工作。

  上海人又不似江浙,广东一带的人那么喜欢独立做生意。他们的首选还是想着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这一个时候出国镀金,还有些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一路走低。岸本正义心中明白,二十年后,中国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海龟”也会大批量的变成“海带”。他们出国读书倒是最大限度的拯救了国外的那一些野鸡大学。当然,也反应出了他们身处的社会阶层。

  考不上中国大陆重点大学的学生,只要有些家底,普遍是中产阶级居下游,首选肯定会是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澳洲。

  要是中产阶级居上游或者富裕阶层,首选就会变成欧美发达国家。读普通大学的学生,往往都是工农兵家庭出身,少数是中产阶级居下游或者乡科级干部家的孩子。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