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皇帝的新办法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卿事务,是麻烦,但是胜在不冤枉任何一个清官,也不放过任何一个贪官。

  毕竟朝廷做事,往往会扯出很多的衙门和官员,朕不想今后再有任何的事物会连累官员,仅此而已。

  所以今后诸卿都自觉些,不许推诿扯皮,事情办不成,朕便会让人直接过来找,绝不会误伤到谁。”

  史官看着朱雄英道:“陛下,自觉两个字可要记入武宪大典?”

  朱雄英点点头。

  夏原吉深以为然,陛下讲的可真是不错,不错啊,这很多事情互相推脱延迟,总是耽搁最佳时机。

  这一点,几个尚书都是深感如此。

  当年,洪武时期,那几个贪腐案便是如此,若是早早地按照新帝这套法子来,也不会伤及无辜官员,更不会搞得贪官耀武扬威,清官瑟瑟发抖,无奈只能同在一条船。

  如今,这同在一条船的现象要结束了,都是陛下做的好。

  想当初,北方雪灾赈灾,眼瞅着都冻死人了,可是这些官员却还在寻找着谁的责任,谁去合适,谁做多了谁做少了,叽叽歪歪。

  以至于几天过去,连京城都没有出去。这样的情况,宋朝不就是十分常见的吗。

  解缙是很聪明的,更加的会拍马屁会看眼色,尤其还有才华,这样的大臣放在谁身边都会被喜欢。

  当他带头夸赞朱雄英决策时,景清出来道:“陛下,既然陛下可以对官员如此好,那为何要将方孝孺贬去北方各府劳碌。”

  你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景清这话让朱雄英觉得自己应该把这家伙揍一顿。

  他能不知道方孝儒没文采,原本留下编写武宪大典,政要。

  “朕不是贬,是大明教育乃是除农耕外第二大事,莫要被景御史说的如此不堪入耳。

  凡事说话跟着脑子走,别总是为了青史留名来为难皇帝,朕招你们来可不是让你们为难朕,提问题的。

  是让你们同朕一起,好好的将大明建设的更加兴盛,是让汉家河山门能够名扬天下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被一时口舌之快而忘了自己的位置。

  朕听你们的话是信你们,并不是朕怕你们,都知道了吗。”

  景清被说的无语,朱雄英看着朱棡跟郑和说道,“朕知道,下西洋不是一件小事,是花费百万两的,可是朕愿意支持你们航海,那么你们也不要辜负朕的希望。”

  “还有,今后无论什么事,财政总是走在最前面的,这一点国税寺和户部可不能小觑这事,只要你们熟悉每件事的耗费,都察院跟着刑部,才能查出问题的根本。

  朕凡事遇到事情,还要制曰,还要昭告天下的,你们哪怕今后是关于百姓的官司,需要用多久,用多少纸多少笔墨,也都需要找户部和国税寺审批合计的,不是假公济私。

  朕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也要花的值得,积累下来,都能在饥荒时给百姓赈灾一碗竖起筷子都不倒的粥,仅此而已。

  并不是你们整日办公,还要用名砚名墨,朕和皇后,还有那几个皇子都没有如此浪费过。

  你们不信可去瞧瞧,皇后,卫妃还有阮妃她们,谁的殿里没有织机?当然朕如此说并不是要求你们做什么,只是朕认为,节省下来的钱,要用在航海以及大明学堂,还有大明的军队,不是胡吃海塞和排场上。”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