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3.大明与倭寇的第一条约(上)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为迎接朱棣,张玉他们几个。

  “大哥,噢,陛下。”

  “老四,咱们好几年不见了,就别这么见外。”朱标看到自己兄弟平安的回来,心里十分高兴。

  兄弟两人都感觉时间过去太久,如今彼此相见,眼角已经长了许多的皱纹和白发。

  “爹,他好吗。”朱棣看了眼四周。

  朱标笑呵呵的摸了摸胡子:“好着呢,后日中秋节我们去看看他。”

  “俺看行,哈哈哈。”朱棣大笑。

  “朕为你们设了宴席,俘虏那些的交给五军府去,其他的海务衙门接收就行,你好好歇歇。”

  ……………………

  城郊,秋风送爽,树叶哗啦啦的地上打着滚儿,天很蓝,照的那块从福建运来的巨大汉白玉石,干净的如雪。

  汉白玉,朱雄英模模糊糊记得他当年去中山陵游玩,那些石头就是从福建运回来的。

  他今日也命人采了一块,按照九五之数开采,雕有浮龙,是工部官员派了几百名工匠同时施工的结果。

  夏原吉躬身道:“殿下,您要的清水和两块棉布。”

  朱雄英看了眼朱文基:“你自己也去拿一块干净的白棉布过来,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看了眼外面的人群,朱雄英转过身对郑和道:“按照名单,把牺牲的将士们家属带进来。”

  郑和有些犹豫,怕里面有人对朱雄英不利,但随后还是过去领家眷。

  秋风吹落树叶,秋阳照着大地,朱标看着几百个陶罐,贴着名字,整齐的放在草地上。

  朱雄英替孙贵妃守孝,不能参加议事,给将士家眷发放的抚恤金,都是由夏原吉去做。

  不能做这些,他可以做这个。

  替英雄擦擦骨灰罐。

  看向朱文基道:“这陶罐里面装的是英雄,现在,你跟着爹,我们把罐子擦的干干净净,交给他们的爹娘和他们的孩子。”

  朱文基懂得什么是生死,走过去双手抱过一个坛子,递过道:“爹,这个是英雄牛大柱。”

  朱雄英接过,用棉布细细的擦拭着坛子上的灰尘污渍,道:“古人讲究来时干干净净,走时清清白白,文基你可记下了。”

  “记下了。”朱文基走过去捧起第二个罐子,道:“他跟娘一样的姓,他叫徐福德。”

  朱雄英点头:“嗯,他爹娘肯定希望他做个有福有德之人,是不是。”

  “为何有两个徐福德的坛子。”朱文基道:“可是他们写错了。”

  “没有,一罐放在英烈祠堂,一罐他们带回去,入土为安,回到他们多年生长的故乡。”

  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旁边的宦官多次提出,要帮朱文基去拿坛子,被朱雄英拒绝,巴掌大小的坛子,不用所有人来。

  如今,基本所有家眷都到了,她们有的掩面哭泣,有的则是没有家人,但是亲戚来了。

  夏原吉按照名字,功绩发抚恤。

  到了下午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