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9.海务衙门的秘密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挂着腊肉,肉干以及火腿,还有许多晒的菜,黑漆漆的像虫条。

  郑和告诉朱允熥,这里的情况一定要保密,肉干,萝卜干,白菜干都是经过盐腌制够风干,就是为了后面出海所用的。

  但这些都是机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打开,除非出海。

  食物补给,是军队的救命源,与水一样重要,这几年储藏的肉干,菜干和果干,可以供十万的大军吃两年。

  也就是说,供给征倭大军,绝对没有问题。

  朱允熥愣愣的看着风干肉,喃喃自语的道:“原来大明朝海务衙门,还有这个作用,难怪父皇不急,全权交给大哥处理。”

  海务衙门建的远,地下却很大。

  郑和拿出厚厚的账簿,交给道衍说道:“大师,取出的肉干,立刻要有新鲜的补上,这样保持充足。”

  道衍哈哈一笑:“自然。每日都是这些事,太子殿下所吩咐之事,绝不敢怠慢。”

  朱允熥道:“也就是说,征倭将士要的菜和肉都有了,那水,饭如何?”

  能这样考虑,也正常。

  郑和不急不忙,拱手:“殿下请随我来。”

  朱允熥大步跟上。

  出了海务衙门,骑马往外走,大约半个时辰后,一行人在司农寺门口停了下来。

  司农寺官员早就在等候,见到郑和与朱允熥,直接带他们去了后院。

  后院此时十分热闹,几十口铁锅都在炒豆子,还有几十个人在明亮的竹筒装着沙子,纱布这些,还有几块木炭。

  司农寺的竹筛子中,都是白色的大锅盔,干硬干硬。

  “……你们炒豆子做什么。”

  “殿下别急,待奴婢为您说来。”郑和熟练抓起豆子咬:“很香,还可以保存许久。

  那大饼是殿下说的北方锅盔,十分硬,放置十天半个月也不怕发霉,吃的时候用热水泡下。

  而这些竹筒,一种是建议净化水的竹筒,一种是装了新鲜泉水,进行密封保存的水筒,和那些葫芦水囊,一样的道理。

  都是海务衙门这几年为今后出海准备的食物,出海不比岸边,都要保存长久些,如此殿下便想出这个法子。”

  朱允熥道:“果然,大哥考虑的如此周全。”

  “太子殿下,两年前就已经考虑好了。”郑和道:“殿下,成武军是殿下培训的精兵,以一抵十也不夸张,还请殿下带他们出去是,也能带他们回来。

  培养一人,耗费银两上千,代价很大,但是殿下说不能让三殿下您置于危险之中,便分五百人,实则可顶五千五万人。”

  郑和又道:“其余的精锐都是广州府,福州府等地的水师,他们训练好几个年头,也可以出发了。”

  朱允熥良久不开口。

  他误会大哥了。

  再回到陵园附近的屋子时,朱允熥看见朱文基在这里,还是那顶乌纱翼善冠,站在那里发脾气。

  “我要皇爷爷,我要回宫。”

  朱雄英不搭理他,继续在那里写着东西。

  “文基?”

  “二叔。”

  朱文基委屈的看着朱允熥,似乎找到了可以帮他的人:“我要回宫。”

  “别哭了。”朱允熥道。

  “别管他,臭毛病惯的,让跟着我住在这里,还不乐意,非要回乾清宫里住,让他去皇爷爷那里,他又不去。

  方才吃饭嫌弃没肉,连饭碗也给扔了,简直是惯坏了。”

  朱雄英说完继续忙自己的事。

  郑和也刚回来,立刻过去将碎在地上的米饭碗收拾,打发送朱文基过来的内侍回去。

  看到管自己的乾清宫内侍离开,朱文基哭的声音大了,过去把朱雄英桌上的馒头扔到地上:

  “我要找舅舅,我要母妃。”

  朱雄英不理他,走过去看着朱允熥道:“守孝不食荤腥,我还说明日让郑和给他单独做个菜,但他的行径,肉别吃了。”

  朱允熥也不敢管,大哥脾气他知道的,况且自己这个侄子,也确实被惯的有些任性。

  果然,朱雄英询问朱允熥关于海务衙门的那些粮食储备,问他现在还有没有底气出发。

  朱允熥点头:“一往直前。”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