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争议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齐泰虽然不赞成,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商税确实可行。

  户部尚书说道:“夏寺卿一番话道出了事实,大明需要不断的建设,就得国库充盈为前提。

  但是南北农事差距很大,恢复也很缓慢,大量的北方百姓迁居在江南富庶之地,当初的迁移,刚开始确实是有些成效。

  但这几年百姓弃了农田,纷纷背井离乡,良田荒芜,粮食产粮大大的不如从前,我觉得朝廷还是该以农为主,户役制度该继续规范执行。”

  自南直隶开始呼吁百姓冬日模仿前朝的温室后,实际冬日粮食也很多,产粮也在增加,并不存在什么粮食不够之类。

  去年河南与陕西交汇的地方,于商洛山附近,因为天旱,庄稼全部旱死的缘故,南直隶百姓自发的将家中剩余的粮食拿出来,在朝廷的组织下去两个地方赈灾。

  数月间,还有其他府县百姓自发去兴修水利,卫所的将士连夜在地里帮忙耕地种秋苗,度过旱灾。

  但是这些事到了文官嘴里,就变成了南北粮食不足。

  散朝后,那些官员又去纠缠朱标收回成命。

  这个周乾丝毫不在意,自己该执行命令就执行,让杨士奇他们连夜拿着朱标的诏书,刊登在民刊月册。

  只要不出多久,各地的报刊就会立刻转载发布,到那时生米煮成熟饭。

  对于朱标能不能应付这群难缠的文官,周乾不想去管了。

  放在以前,他肯定会亲自上场,但是现在无所谓啦。

  朱标是谁?是皇帝,皇帝说的话说收回就收回?那么多大臣敢把皇帝怎么样呢。

  这是明初,他们还没那么大胆子威胁天子做事,而且十几个王叔都在各地领兵。

  谁敢对朱家老大无礼,那众藩王可不是吃素的,打虎亲兄弟,皇帝的左膀右臂都在。

  如果朱标连个户役制度都实行不下去的话,那他不是白当几十年太子了。

  周乾虽不喜欢朱标赦免李景隆,但朱标对他自己,对大明朝是真心的。

  对于朱标被文官围着叨叨,周乾也没有去帮忙的想法,哪怕当初自己皇帝老子听自己一句劝,不要找官员商量废除户役制度,直接执行,也不至于整天被文官跟着。

  跟着就跟着吧,正好宫里太闷,他们就当给朱标唱戏了解闷了。

  要是朱标不要太过念情义,把那几个跳到老朱家头上拉屎的御史给直接收拾一顿,也不至于如此。

  既然朱标选择用中庸之法,那就由他去呗。反正自己现在一心搞出海的基础和海贸安排。

  还要隔着几个府安排朱棣的兵马去东瀛,没空理会他们。

  在御书房外溜达一圈的周乾,听到文官翻来覆去都是说户役制度不能废除的事。

  周乾打着哈欠,悠哉悠哉的从门口走过。

  只要文官不来烦自己,只要他们不贪污受贿,不拉帮结派搞党争,喜欢吵吵就吵吵去吧,这样也好,就当是给海禁预热了。

  刘三吾看到太子过去,立刻对朱标见礼:“陛下,可请太子进来说说。”

  朱标道:“雄英!”

  我就是个路过的,我可不想再把御史门牙打掉,胳膊打坏哈,是你们喊我进来的。

  工部尚书看向周乾:“殿下,臣以为既然废除户役制度,那就大力发展商事,既可以增加商税,还可以让各地百姓去做工,类似以工代赈。

  可以让户部拨款促进各府县的商业发展。”

  户部尚书道:“殿下,既然已经决定在沿海各府着重发展商贸,就没有必要让其他府扶持拨款发展,该让他们好好的种粮,发展农事就可。”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