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3.老朱,你的歌跑调了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这几位高权者,又纷纷低头不敢再直视。

  朱元璋大笑,没想到如今天下已定倒是像做梦,示意朱权和朱标他们继续进去陪自己喝酒。

  朱元璋再次举杯高唱,自洪武十五年后,他从来没有这般开心过。

  众值守的内侍宫女,巡逻侍卫都听到了陛下和太子,宁王他们今夜唱的地方歌曲。

  虽然有些跑调,但也觉得宫里第一次这么温情热闹。

  朱元璋喝的有些醉,他从跟着起义军开始,就勒令自己少喝酒,免得耽误军事,习惯保持很好。

  今晚他听见陶成道的徒弟这样追随自己大孙子,十分激动,天下人是认可自己封的太孙。

  谷失/span朱标也高兴,他的儿子又一次得到父亲的认可,反而自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笑的合不拢嘴。

  而朱权看来,自己父皇很久没有这么高兴,陶成道是谁,他可是大明火器的领头羊,他的徒弟多次不愿意为朝廷效力,但现在却愿意冒险追随大侄子。

  周乾此刻站在殿前院子,正在跟朱橚他们聊着什么。

  前几日,朱权带来的马里奥除了有些粮种和一些海外语言,其他的事并不很懂。

  周乾便让朱橚四处打听,要他给自己寻找类似于元末的农学家王祯,郭守敬这种人才。

  朱橚觉得有些难,周乾便认真给他分析利弊,告诉他如何去做,百姓今后粮食解决多重要。

  这么一激,朱橚立刻让他的人手去各地打听,至于为什么不出动朝廷官兵这些,那是因为朱橚觉得,这样会有更多人冒名顶替,滥竽充数。

  能够找到真正的如农学家王祯和郭守敬这样的大人才,只有靠着百姓的口碑和传播去找。

  当然,朱橚最开始也没法子,周乾又给他指了几个方向,寻找矿师和铁匠途中,才将陶成道的徒弟陶深请来。

  从收到朱棣和蓝玉的信,周乾就让集合有真才实干的工匠,不管多大的优待,都要请来留住。

  为了保证军器,军工的顺利。周乾从朱标那里打听到关于朱元璋对陶深这个人的看重。

  原本周乾不确定能不能把陶深给请到,毕竟他的师傅陶成道在洪武二十三年为火箭献出生命。

  这位陶万户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可惜已经不在。

  陶成道死后,他徒弟各自解散,有的留在朝廷分到了其他地方。

  唯独最厉害的徒弟陶深为陶成道的死悲痛,但他依旧记着师傅嘱托的火器技艺。

  朱元璋请了好几次,他都不来。

  原本蒋瓛和朱橚不确定陶深会不会为朝廷效命,可是当他们找到陶深时说明来意。

  陶深却表现得特别积极,皇太孙的名声在民间确实很好,这些人愿意追随皇太孙,却不愿意追随洪武。

  收到朱棣的信,对于军器,军工都需要的周乾立刻召见他们,非常开心的把他们引荐给朱元璋。

  随后几日,他都是和陶深,唐显和涂光他们,聚集在一起说怎么炼铁成好刚,选军器军工的地址。

  他们也时刻以工匠精准的眼光不断的为周乾提意见,把他提出来的想法分析利弊,互相探讨。

  大家最终选定的地方是大明的太平府和凤阳府,周乾对这里的兴趣是最大的。

  太平府有矿山,这就是后世的马鞍山,凹山铁矿。这里的矿量在南直隶等地区十分丰富。

  凤阳府境内,宿州拥有七亿多的煤炭资源,储存量十分大。

  大明目前的冶铁在湖广一带和山西一带,现在南部,岭南还没开发,但是距离大明京城太远。

  太平府专门炼铁,搞煤,凤阳府可以设军器局,这里距京城最近,军工用品,军器都可以。

  明朝在焦炭炼铁技术很领先,以至于后来《天工开物》详细介绍过古代冶铁技术。

  这一点明初就已经有了。

  周乾按照路程运费,人力,资源综合确定,选在太平府和凤阳府,为汉明军校提供最合适的供给。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