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孙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一天过,周乾回宫后就忘了他讲西游的故事,但那晚的新军和刘三吾他们,却意犹未尽,甚至口口相传出去。

  只是他们自己编下去的,始终是不和口味。

  三天后,朱元璋召徐妙锦进宫。

  周乾沮丧的回寝宫,朱明的皇子们是要经历一系列教育的,包括成亲这种自觉事的教育。

  因为朱元璋想要让自己的大孙子好好成家,再好好立业,将来教的子子孙孙都厉害一些,多生些孩子,今后都能好好“保卫”天子。

  因此朱元璋用心的给自己大孙子撮合婚事。

  大明藩王,成年后都会拥有治理自己的藩地。

  皇室教育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皇子们启蒙教育,皇子会集中起来开始进行启蒙教育。

  治理藩地的王爷肯定不能是什么五大三粗,不识字的粗人。朱元璋开国第一代藩王没有来得及。但后面的教育得从孙子抓起。

  当然,太子,太孙不在其中。

  太子是有太子太傅来专门进行教育的,跟其他皇子不在一起混。,比如朱标这种就是专门请有名的才士来讲。

  等皇子年纪稍微大了,便会封王选藩地,之后派个长史过去。

  朱标是因为嫡长子,朱雄英则是嫡长孙,在朱元璋眼里,马皇后和他的儿子孙子就是一家人。

  因此,朱标的教育,朱元璋给他找了专门的人来教导,而现在,又要对皇太孙进行扳正。

  想起自己老二,老三,朱元璋便是无奈的长叹。

  目前还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有年幼的几个皇子,朱㰘就是其中一个。

  他们这些皇子,年纪和有的皇孙相差都不大,如果不论辈份,那根本就是同龄小孩。

  谷糑/span这些皇子他们都没有封王,都是一窝蜂拉去教育。

  今天,他早早起床修面,不情不愿的梳洗之后,就蒋瓛和郑和带着去了文华殿的侧殿。

  这里离朱标办公的地方近,另外就是刘三吾他们教的并不是读书写字,而是陪着皇太孙辩论。

  跟后世辩论不一样,他们是挑出朱标批阅的奏疏,然后各种给皇太孙出问题,专门从刁钻古怪的问题开始。

  当周乾挠着头,不情不愿的走进了侧殿时候,几位翰林学士早就到了,但是并没有开课,都在等着他。

  皇太孙会批阅奏疏这种事,朝廷官员都知道,但过程还得走一走。

  皇太孙要来这里读书的事情,大家早就知道,内侍宫女提前准备了很多东西。

  为周乾出题的,是翰林院一个大学士,他端正的对躬身行礼。

  随后目不斜视,开始挑出一本朱标批阅过的奏疏提问。

  周乾的心就凉了一大半,这跟活生生的坐牢有什么区别。但他还是端坐在前方,看着面前的一溜“面试官”。

  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刘三吾看了眼,随后开始提问题询问:“江南赋税尤其商税最难收,我们给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