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49 天启算是很不错的皇帝】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桶、大铜缸之类,凿孔削机启闭灌输,或涌泻如喷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机于下,借水力冲拥圆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涌之大小般旋宛转,随高随下,久而不坠,视为戏笑,皆出人意表。逆贤客氏喝采赞美之,天纵聪明非人力也。圣性又好盖房,凡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御用监、内官监办用,先帝与亲昵近臣如涂文辅、葛九思、杜永明、王秉恭、胡明佐、齐良臣、李本忠、张应诏、高永寿等,朝夕营造,成而喜,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且不爱成器,不惜天物,任暴殄改毁,惟快圣意片时之适。当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昵近者不得窥视,或有紧切本章,体乾等奏文书,一边经管鄙事,一边倾耳注听。奏请毕,玉音即曰:‘尔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

  熹宗心灵手巧,善于机械设计,精于建筑家具的制造,具有这方面的天才是事实。

  但说天启皇帝为了做木匠就不理朝政,这不过是辗转传闻之后,对事实的歪曲。

  《酌中志》里也说一边经管鄙事,一边倾耳注听。

  所谓太阿之柄下移不过是刘若愚自己的揣测。

  天启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东林党的处境惨了一点,也就难怪天启被丑化成极度无能不堪。

  刘若愚在写《酌中志》的时候,正是崇祯时期被关入狱中,本身为了急于脱罪,撇清和魏忠贤等的关系,也就难免顺着当时的主流舆论说天启喜欢做木匠,而让魏忠贤窃权了。

  但从更严肃一点的历史资料来看,天启绝不是那些文人口中昏聩无能只会做木匠的皇帝。

  以清修《明史》说,尽管在本纪里对天启极尽丑诋能事,所谓“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但在有些地方也是不得不透露了点真实情形的。

  比如在明史孙承宗传里提到“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

  给皇帝讲课不是能随心所欲的,内容都是有规定的。

  不象说书先生一样,光捡那些好玩的有趣的,哄小孩子开心的故事讲就行了,其基本内容还是要局限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上。

  孙承宗课讲的好,固然是一方面。

  天启皇帝能听这种课程,听的很开心,那也绝对是一有灵性的,头脑聪敏的好学生。

  同样是《孙承宗传》里还有一处记载,也表明天启皇帝除了对做木匠感兴趣之外,还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

  “帝好察边情,时令东厂遣人诣关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

  一般来说,皇帝对于边情,听官员的奏报也就可以了。

  但天启皇帝显然对军事边防的兴趣并不仅仅限于例行公事的听奏报,而有更大的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