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1 翁婿交心】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在韦宝这里,他还是很有心理优势的。

  韦宝微微一笑,举杯与张之极共饮。

  可惜韦宝找张之极喝酒,想把自己灌醉,或者喝个小半斤酒之后就装醉的想法很难实现。

  因为就他和张维贤、张之极三人喝酒,人太少了,喝了多少都看着呢。

  张之极和韦宝两个人喝酒稍微喝的急了一点,张维贤就会在一旁唠叨。

  “都慢点喝,在自己家喝那么多做什么?又没人抢。”张维贤道:“小宝,高第这个人你得小心点,他不是魏忠贤的人,也不算东林党的人,很会搞关系,滑头的很。”

  韦宝哦了一声,对高第并没有什么认识,之前找人查过高第。

  高第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进士,任临颖县令。赈灾救荒,医活数万人。而且比较廉洁,缴上来的赋税根本不拆封,就直接送到开封府上,由此杜绝了耗羡的弊端。

  这样,可能由于征税方面的政绩比较突出,高第“转户曹,榷浒墅关”,也就是派去了苏州钞关收商税。

  旧例,在主钞关之外的支流水道上都设绳拦截,以防商船从中私自开走以避税,高第认为只需封锁主河道附近的水域即可,不用一切都斤斤计较。

  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高第最终升到了大同知府,是正四品之官了。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二月,高第从大同知府转为山东按察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高第考满,再从山东副使升为湖广右参政,升任从三品。不久后,高第升山东按察使,正三品。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五月再升为陕西右布政使,从二品,很快又升山西左布政使,正式进入正二品大员行列。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吏部以高第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令其巡抚大同。在任上,他又私人出资七千两银子,助给边将的抚赏,在军中朝中口碑很好。

  天启二年,1622年十二月,天启皇帝朱由校召高第入京,为兵部右侍郎。

  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为兵部左侍郎。

  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高第为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五月,升任兵部尚书。

  十月,就是目前这个月,皇帝将高第召到文华殿,赐其蟒衣玉带,令以兵部尚书经略蓟辽。

  韦宝对于高第的印象就是这个人面面俱到,左右逢源,所以能在官场混得开,并且还比较注重老百姓和普通兵士的感官。

  总之就是一个很会做官的人,不过,五十多岁才开始发迹,然后飞速高升,这在大明都属于正常的升迁轨迹。

  大明官员在仕途上雄起,一般都是四五十年纪,很少有冯铨那种三十出头就发迹的情况,冯铨那是抱上了魏忠贤的大腿。

  更没有韦宝这种十来岁已经做到了正四品的情况,历史上都罕见。

  “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