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1 傅应星正告韦宝】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的的确确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乡里少年出身,的确是靠自己的手段经商发家致富的,与孙承宗也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傅应星他估计韦宝攀上孙承宗,顶多就是为了让生意顺利一些罢了,所以,魏忠贤和魏忠贤身边的人,并不将韦宝当成孙承宗的人看待,没有将他们两个人扯上太大的关系。

  韦宝也同样,韦宝在与魏忠贤交往过之后,也没有将魏忠贤和傅应星当成多特别的人,他一直保持很平常心的态度。

  这是傅应星逐渐对韦宝起好感的第二个原因。

  一个又有本事,又给人感觉善良,心怀傥荡的人,总是很容易让人起好感的。

  在魏忠贤的体系中,韦宝这样的人是独一份。

  甚至在整个大明官场,韦宝这样的人都是独一份。

  皇帝,高官,也都是人,也都需要朋友,需要平常心对人的。

  没有人可以一天到晚的绷着。

  就连东林党的许多高官也都放下了韦宝当初在皇宫打他们的事情了,韦宝有时候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而已。

  皇城里平淡的一天,一只小鸟飞进宫里,天启皇帝看见了。

  朱由校驾崩那年才23岁,而这事是在天启四年。

  当时朱由校还是一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在这憋闷红墙高瓦下,发现这么一个活物,于是乎撸胳膊、挽袖子,就要亲自爬梯子去抓鸟。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件很危险、很不合规矩的事,于是魏忠贤抓着皇帝的衣服拦着,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就是不让皇帝爬梯子。

  还有一件事情,朱由校身边的一个小内侍,也不知因为什么事情,讨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一高兴就赏他件新衣服。

  这件新衣服呢,颜色有点扎眼,学名叫绯袍。

  明朝对于等级划分是非常严格的,虽然到了明中晚期,民间已没有太多的忌讳,但在官场还是非常讲究的。

  文武官员的公服,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

  这位小内侍呢,被皇帝赐绯那可是很风光的事儿,自然要衣不离身的秀了。

  结果就被魏忠贤看见,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个小内侍:“这不是你的身份可以穿的,虽然皇上高兴赏了你,但你还是不应该穿!”。

  九千岁都发话了,这个小内侍就只能撅着嘴,再也不敢穿了。

  韦宝还知道一个事,一个被打成阉党核心的太监。

  天启皇帝左颧骨的位置上长了根白毛,虽说不是什么天生异相,不过民间一直有说法,这种白毛是福毛,不能拔,要么挡灾要么长寿,总之说法是不少。

  不过明熹宗知不知道这说法,就不好说了!

  有个叫孟兆祥的暖殿近侍,也不知是给皇帝洗脸,还是梳头的时候,估计是脑袋进水了,伸手就把皇帝那根白毛给薅了。

  薅的挺疼,当场就把明熹宗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