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邀请_竞芳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邀请

  时近年底,府学自然也就散学了。

  陆寒在府学读了半年书,学问更是精进不少。

  府学有“礼”“书”射“数”四科,简单说来就是“经史”、“书法”、“体育”、“算数”。

  听起来也是着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过这跟后世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到最后大家还是只看重经史,其次也重视一下书法。至于其他?那都是浮云……

  所以能在“礼”科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是府学中真正的优等生,比如陆寒。

  在陆寒入学前,府学里也不是没有出色的人才,这些人也都是从全阳城数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只是暂时没考上举人而已。

  考个一两次乡试没过,那实在太平常了,要是一次性过关才是不正常,属于凤毛麟角的范畴。

  因此数年累积下来,在府学中也是有厉害的高手的,写起文章来一样挥洒自如水准不俗——这是在陆寒出现以前。

  陆寒一入学,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顶多就是衣裳简朴些,人长得白净些。

  要不是顶了个“小三元”的名头,大家还真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个沉默低调的小秀才。

  但一连几场课试下来,众人却不得不服了。

  府学每月有四次考试,分别在月初和月末各有一场大考和小考。大考考的是时文写作,小考考的是经解策论。

  在连续两个月的四场考试中,陆寒无一例外全部拿下了第一,没有一场例外。

  这可不是读书读得好能做到的,必须要对国家时事有着充分了解,自己还需要有独到的见识,才能写出让一众教授大人们拍案叫绝的文章。

  一个只在乡下村学里读书的小书生,居然有这等谋国之识,能不让教授大人们惊讶吗?

  他们当然不知道那间村学里的老师,是一位归隐的翰林学士……因为苏老先生教那些村童识字的时候也并没有刻意传授什么高深的知识,只因陆寒是正式拜入他门下的弟子,才会另眼相看,精心教导。

  陆寒天资极高,又肯下苦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并不在苏老先生的意料之外,他对这个小弟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总之,陆寒在府学里声名大振,再也没人敢小窥了他。现在学里无论入学早晚,人人都称陆寒为“陆师兄”,这不是辈分问题,而是对陆寒的尊重。

  陆寒为人谦逊,并不会恃才自傲,虽然不会刻意亲近别人,对于来讨教学问的同窗态度却很和气。

  久而久之,他身边自然也围绕了一群追随者,使得他在府学中隐然有了些超俗的地位,不过陆寒并不在意就是了。

  他对于虚名看得很轻,只在乎自己能否取得更高的功名,来光耀门楣,以及让芳菲过上更好的生活。

  至于那些忧国忧民的大道理,他一个十九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