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损招_北平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茶馆是没法再待了,高杰义直接领着吕杰诚跑出去了。

  茶馆里面。

  方士劫纳闷地问秦致远:“老秦,你说这俩孩子又跑出去干嘛?”

  秦致远抽着水烟,慢慢吞吞道:“还能干嘛,一准儿出事了。”

  方士劫讶异道:“啊?那他们就这样在外面瞎跑,没事吗?”

  秦致远脸上扯起一点笑容:“放心吧。”

  方士劫皱起眉头。

  “哟,秦先生,早来了呀。”老书座儿刘八架着鸟笼子又进来了。

  “坐。”秦致远就说了这么一个字。

  方士劫微微摇了摇头,对秦致远道:“那您今儿可没人帮你打钱了。”

  秦致远淡淡道:“这不有你嘛。”

  “什么?”方士劫整个人都不好了。

  ……

  高杰义不敢再耽误时间,领着吕杰诚出了门就跑。

  北京是评书的发源地,所以说评书的人很多,不算撂地说书的,就说书茶馆,都有六七十家之多,路边上的书棚子还有一两百家,再加上撂地的一起,足有数百个场子,非常热闹。

  原先路边的书棚子更多,只是从1905年开始修建马路,清朝的甬路慢慢给铲平了,书棚子也不太好搭了,所以才少了不少了。

  马路是一马平川,一样高低的,甬路不是,甬路是中间高两边低的,中间高的地方给马车骆驼走的,两边低的是给人走的,书棚子搭在路的两旁。

  清末时候,北京城有八家最出名的书茶馆,分别是同和轩、东岳轩、庆平轩、天宝轩、天泰轩、森瑞轩、栖凤楼、钟家茶馆,能在这八家书茶馆里面说书的,都是评书名家。

  只是时移世易,现在到了民国了,这八家书茶馆也都没落了。现在最顶尖的,自然是王八茶馆了,这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能来这儿说书的都是一等一的名家。

  除了王八茶馆之外,还有三义轩、胜友轩、如云轩、青山居、赵一轩、张记茶馆等比较出名,高杰义今儿去的就是三义轩。

  三义轩的地址在赵锥子胡同偏西路南,这家书茶馆的创始人是三个人,分别是郭汉臣、李文泰、王德贵,也因此,他们给茶馆起名叫三义轩。这家书茶馆一直到五十年代,才搬到了北京动物园对面的西郊商场里面,五十年代末期,这家茶馆才歇业。

  三义轩上午只卖茶水点心,北京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下午和晚上则是会邀请说书先生来这儿说书。这也是很出名的书茶馆,能来这儿艺人也都很了不得。

  比如擅说《聊斋》的赵英颇、擅说《隋唐》的陈荫荣、擅说《三侠剑》的李万兴、擅说《西汉》的李存源。

  高杰义今儿来找的这个人叫做刘月鹏,他是潘诚立的徒弟,年初应了三义轩的场子,来这儿说两个月短打公案书《施公案》。

  短打公案书,一般说的是绿林江湖好汉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