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康宁雪糕_一个招娣的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几天,宋招娣依旧每天上山两次摆摊。不过,她的收入没前两天那么高了。

  “同行”越来越多,哪怕她提前一小时上山,剧组拍摄地外也已经有四五个摊位了,还都和村委会派来维持秩序那几个人沾亲带故。

  宋招娣早料到会这样,对策也早就想好了,无非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别人卖玉米,她卖玉米饼,别人卖玉米饼,她把玉米粒切下来剁碎和面,再揉一团荞麦面,做成双色的小花卷。别看一个个分量小,价钱可不低,一个一块。

  用二十几年后的话说,她卖货走的是高端路线。

  笑话,她重生前可在全国最大的城市里干了十几年钟点工。起初雇主们嫌她做的饭菜粗糙,被退换了几次后宋招娣认准了一条道理,哪怕是做钟点工阿姨,你也必须得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这东西,就叫核心竞争力。

  她下功夫认真钻研过厨艺,最擅长的就是“粗粮细做”,后来还考了各种证书,营养师,长期病护理,育婴,产后护理,还自己看书学儿童心理学。

  要是她乐意,当然能“垄断”剧组这份生意,不过,剧组也就在这儿几天,她不能为了赚几天前招人嫉妒。她很快就要离开了,可二姑一家还在甜水村呢。要是什么事刚好落在哪个心眼比针眼还小的人手上,那可不好。

  于是从第四天摆摊时,她不再挑担子上山了,就只背一个背篓,准备三十份点心,再加一个五公升的铁壶卖饮料,卖完就走。

  大家在一处摆摊,只要稍微留心就能算出谁一天交易额是多少,宋招娣维持在二百左右,主动让出了一半市场份额,这才没人生事。

  倒是另外这几人,互相跟风竞争。

  头一天有人下午背了雪糕,第二天下午五个人全背的雪糕,两百多根雪糕,剧组哪怕一人买两支也买不完啊!最后只得趁着还没化赶紧再背下山,一个大婶还送给宋招娣一根。

  宋招娣看这雪糕真是充满了怀旧感,只裹着一张白色蜡纸,纸上印着红色的“康宁”,这种雪糕就叫康宁雪糕,乳黄色的雪糕冻在一片小木片上,浓浓的奶油

  味,但是有时雪糕顶端有股咸味,大概是盐没化开。

  剧组还有人问宋招娣卖的东西怎么少了,她随口说,“家里人怕我太辛苦。”

  有人跟李桂香搬弄是非,你二姑子使唤你闺女一天得赚二三百呢,才给二十块跑腿钱,啧啧。

  李桂香一嚷嚷,宋招娣就笑:“你要是能做吃食,能到县里批发雪糕汽水,我也背到山上卖。”

  “哎呀,我哪有你二姑清闲?光伺候你们爷仨就快累死我了!”

  为了免得李桂香跑去找二姑啰嗦,宋招娣还是给她增加了五块钱。

  剧组前前后后拍了十二天,间有两三天下大雨,不得不停拍。

  下雨这几天,宋招娣依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