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可以大展拳脚的开发游戏_东京电子游戏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量投入下,最终幻想7的CG效果自然也是相当棒的。

  其在CG上的表演方面至少可以和魔兽争霸3时代的CG画面媲美,人物已经十分的立体,场景也同样很精美。

  同样的,在这样的CG动画开发效果下,虚幻引擎开发团队和特效团队积累的经验也是蹭蹭蹭的涨,现在他们每一个人都已经成为了特效方面最强的人,哪怕放到影视行业也是拿得出手的。

  而除了CG特效之外,游戏的开发进度也同样进入到了中期。

  如果不出意外,GS1正式发售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将第一款试玩游戏同步进行推广。

  竹游星已经做好决定,干脆就把最终幻想7的初见章节试玩内置到GS1中。

  一方面也是可以有机会让所有购买游戏机的玩家都能体验一下最终幻想7,属于变相的宣传,一方面也是可以通过最终幻想7强大的画面表现力来彰显这台机器的性能。

  原版的最终幻想7每一个角色的多边形都看起来有棱有角的,而且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必须牺牲一定的场面,必须把参战人数缩减到三人以内,好确保游戏整体的稳定性,还有更是将原本最终幻想系列丰富的战斗与装备系统进行了一定的削减。

  这些都是前世最终幻想7原版的遗憾。

  而这次竹游星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GS1的性能可以确保最终幻想7可以尽情的去创作,不用再担心机器本身性能的桎梏。

  不过三人小队战斗这个设定还是可以保留的,三人战斗刚好也是绝大多数玩家能操作的过来的数量,超过这个数量的话,一些最初接触这类游戏的玩家多少会有些手忙脚乱。

  因为最终幻想7和传统的回合制游戏并不完全相同,也是需要掐准时间来进行战斗的,如果不掐准时间,就会出现危机。

  不过在角色的制作方面倒是可以放开手脚。

  前世一堆有棱有角的Q版形象被全部推翻,Q版在世界中冒险可以保留下来,但形态一定要更加的圆润,让角色不那么有棱有角。

  然后在战斗场景中,主要角色的形象一定要接近真人,画面上也一定要更好。

  战斗才是这款游戏最主要的元素,自然要尽可能的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战斗场面上。

  就这样,原定于GS1发售的日子也逐渐临近。

  1999年六月一日,就是GS1正式发售的日子。

  经过大半年的强势宣传,为此砸下了超过七千万美元的宣发成本,GS1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玩家们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之前的GBA发售时都没有这次规模大。

  之前的GBA其实就已经破了业界纪录,首日销售突破百万,并且经过大半年的销售,GBA的全球销量也成功突破了千万级,完全就是一副势不可挡的架势。

  其他同行的掌机就没有一个能打的。

  最主要的终究还是游戏质量本身。

  就没有一家能比游星电子娱乐的好游戏更多。

  苏瑞电子之前还能靠着更好的机器性能占据画面优势。

  可是GBA是一颗完整的32位芯片,虽然限制了3D游戏的表现力,可是也让2D游戏在GBA上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苏瑞电子的掌机就成为了过时产品,因为他们都没想到游星电子娱乐竟然一跃直接跳过16位芯片,直接来到了32位时代,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而苏瑞电子都这么惨了,像是利尔达、红果公司这类的米国企业,他们开发的游戏机和掌机就更惨一些。

  这帮只重视实体资产的人们到现在还是死脑筋,根本就没有变通的想法,还是坚持由实体开发为主导,现在完全就是一副混吃等死的态度,已经没有了当初进入游戏行业的豪情万丈。

  而此时,反观另外一边,倒是有一群人突然异军突起。

  那是一个新的公司,这个公司的CEO名字叫做:哈克布朗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