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反诈_娱乐:塌房的我被迫开始拍电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看见童关的反应,景田继续在一旁蛊惑道。

  “啧~你们啊。”

  童关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算了,反正我调戏网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听到这话,景田的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那么就提前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咯~”

  “嗯,剧本你们写还是我写?”

  “我们更相信童导你的水平。”

  “等着吧。”

  丢下这么一句,童关就送景田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童关有些无语的从抽屉里掏出了一份剧本。

  这是他去年的时候写下的,只不过没送审。

  因为那时候他就有退圈的想法了。

  他还以为自己用不上这份剧本了呢。

  结果兜兜转转,这份剧本还是派上了用场。

  《孤注一掷》

  没错,就是前世童关看过的那部反诈宣传电影。

  只不过童关手上的这部剧本跟前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因为在童关看来,前世的《孤注一掷》简直是一部糟糕透顶的电影。

  从角色行为模式来看:几个角色的行为模式极其离谱。

  开头主角几个被拐到诈骗根据地后哪来的底气跟掌握武装和暴力资源的诈骗团伙叫板?这是30岁成年人陷入险境后该做的?

  尤其是男主潘生,30岁准高管,被绑进来之后时不时就跟诈骗头子说他不想搞诈骗,这是不对的云云,完全没有一点被绑架者的自觉,也没有任何一点危机意识,心智单纯得宛如小学生,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判断和意识,他甚至把自己想要逃出去的念头到处嚷嚷,是嫌周围人都不知道吗?

  而从叙事策略上看,本作的叙事策略非常失败,重点不清,主次不分。

  在电影中有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讲述配角顾天之的故事,这是电影叙事中的另一个视角,潘生此时是作为诈骗一方而行动。

  这样也行,导演是想做多视角叙事,但无疑他做得很失败,这就是重点不清的缘故。

  将大量篇幅放置配角身上,使得主角的呈现空间被大幅削减,使得潘生的塑造过程出现巨大空缺,以至于到结尾潘生这个人物都没立起来,极其扁平。

  那与此相对的,花了大量篇幅讲述的顾天之就塑造好了吗?

  答案是也没有。

  童关只看到一个富二代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一个简陋和忽悠人既视感极强的网页,然后就不断着了魔似的往里砸钱,以至于当后面提到顾天之是硕士毕业的时候童关直接笑了出声,因为这个角色看起来太蠢了。

  童关知道一定会有人说这是现实中就有的原型,甚至有更离谱的,但是电影编导的责任就是将现实中那些离奇的事情合理地讲述出来,换言之就是要在叙事中让观众信服,让观众知道这样一个角色被骗是合理的,而不是事后找补。

  也就说,观众需要在叙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