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赵云他乡遇亲人_汉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发现正堂中人影不少。

  长沙、桂阳来了不少郡级官吏,已经按官职大小在堂内分次落座。

  跨过门槛,登入殿堂。

  黄忠正准备为众人介绍刘晔,面南主位上那人突然站起身,直勾勾看着赵云走了过去。

  赵云目光敏锐,他虽然不认识来人,却能通过来人的衣着,判断出其郡守的身份。

  心说还是子扬先生面子大,就连郡守都亲自迎了出来。

  “大兄,是你么?”

  “啊?您说我?”

  看着郡守灼热的表情,赵云用手指着自己确认,并向身边刘晔、黄忠张望,心说这人玩哪一出?

  见赵云表情奇怪,那人热情丝毫不改,随即点头并追问:“我听说将军姓赵,乃常山真定人士?”

  “对啊,有什么问题?”

  赵云仍一脸懵,来人蹙眉捏着下巴,质疑问道:“从闹黄巾到现在,虽说已近二十年不见,但怎记不得自己亲兄弟?大兄不记得卓弟?”

  “兄弟是记得,但所谓卓弟就末将家中本有一兄,已在数年前离世,您.”

  “啊?你不是我兄长?”

  “本来就不.”

  刘晔见认错亲人场面尴尬,连忙上前打圆场:“您是桂阳赵太守吧?令兄也叫赵云么?否则怎么会认错?”

  赵范摇头苦涩回答:“此事说来话长,子龙将军与兄长太相似,我还以为他改名了呢”

  “难道身形外貌也”赵云欲言又止。

  “将军既是真定人,应该知道光和七年(184年)那场浩劫,我们家在常山有些薄田,结果一夜之间就”

  看着眼前的赵云,就像看见亲兄弟般亲切,赵范便把自己遭遇和盘托出。

  赵范原名赵卓,与赵云一样是常山真定人,祖上经过数代努力积攒了些土地,成了乡间殷实的地主之家。

  当时黄巾起义席卷天下,这种小地主缺乏武装保护,最容易遭受暴民冲击,成为历史斗争牺牲品。

  赵家钱粮不但被一抢而空,族中亲长也在这场浩劫中先后殒命,赵卓与兄长当时在县中私塾开蒙躲过一劫。

  两兄弟十五六岁的年纪,一夜之间从地主之子成了流民,最后在南下逃荒期还走散了。

  赵卓辗转数年流落至郴县,当时荆南四郡正爆发汉末大瘟疫,他命硬在瘟疫中活了下来,并被一个失去儿子的赵姓家庭收养,被改名赵范在桂阳郡落地生根。

  尽管兄弟失散已近二十年,赵范至今还记得兄长的志向,他要做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军,用自己手中刀枪保护家人。

  赵范的兄长也身材挺拔,同样与赵云一样浓眉大眼,而且自己都已经改过名,认为兄长也有改名的可能,所以刚才失去理智冒然认亲。

  听完赵范悲伤的故事,刘晔、赵云都忍不住动容。

  “赵太守身世虽然不幸,然而现在已是两千石的郡守,已经不负赵家先祖期望,子龙虽然不是你亲兄长,但你们都是身在荆州的常山人,倘若彼此觉得投契,结个义兄弟也无不可”

  刘晔安慰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认为刘备在荆州受排挤,能多交一个朋友也是好事。

  “义兄弟?”

  赵范皱眉犹豫之际,赵云急忙抱拳搭话:“先生你别乱提议,末将岂能高攀太守?再说赵太守能够化险为夷,他兄长也一定有自己际遇。”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