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9章 大丈夫带三尺剑_汉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清楚,一直想找个机会请教武艺,现在有了周瑜的提醒,他寻思以后到了丹阳有事干。

  周瑜有些话不好明说,太史慈是因孙策而降,但是现在孙策不在人世,也不排除有失控的可能,让孙翊与其礼待、交好,暗中就起到了监视作用。

  周瑜就在殿外拦住孙翊,胸怀坦荡嘱咐了几句话,但很快就传到孙权耳朵里。

  群臣离开后,孙权把张昭留在后堂喝酒。

  听到侍从的耳语,孙权的嘴角微微上扬,他从朝会群臣的表情、以及事后周瑜的对话,分析出太史慈与众人都不熟,周瑜显然对其有些忌惮。

  忌惮就对了,这样的猛将就只该服主公管。

  孙权想到之前的纪灵,认为太史慈和纪灵一样,此时在江东属于无根之水,可以被自己培养成为心腹。

  于是当即向张昭提出建议,表示自己要赶赴长江边,为太史慈摆酒设宴饯行。

  张昭拱手谏曰:“太史子义上任之前,按礼会来吴郡拜谒领命,主公不用劳师动众。”

  “太史将军长途迁徙,何须再让他绕道来吴?淮南之事要尽快定下,反正我最近也无甚要事,就当顺道去长江沿线巡视一番,张公与我同往可好?”

  “额是.”

  见孙权说得如此诚恳,张昭只能点头应下。

  他大概看出孙权的用意,心说太史慈这样的大将,可不会轻易为人驯服,你行此举可能一厢情愿。

  孙权此时信心很足,率兵作战他没有发言权,但自己却精于玩弄权谋、人心,认为只要给出足够的尊重,再辅以相应丰厚的利益,收买人心还不手拿把掐?

  曾经纪灵、陆勉、杨弘等人,都是被孙权用这一套拿下。

  孙权派虞翻到海昏传信的同时,一面让张昭调拨船只配合太史慈迁徙,一面派人前往历阳布置交接准备。

  太史慈在海昏这几年,除了最开始击退刘磐几次袭扰,后面几乎是无所事事的存在,特别是在孙策遇刺身故之后,吴郡方面对他完全不管不顾。

  原以为这辈子都这样了,虞翻却送来孙权的最新任命,即刻收拾去出任历阳都尉,让原本如静湖沉寂的心,一时荡起波澜。

  以前在孙策特意提过龙骧、许褚,这两年又听说张辽在淮南大放异彩,太史慈早就想去淮南会会这几个对手,只可惜级别不够没法越过孙贲请战。

  现在面对孙权的启用,太史慈感觉血脉沸腾、颇为兴奋。

  太史慈带着自己六千部曲,连同妻儿家眷以及全部家当,与孙贲略作交接便乘船从离开。

  他之前负责的建昌、海昏等六县,除了治所海昏地势略平坦,其余五县均在赣西北的群山之中。

  太史慈当时的情况,与离开刘繇之后极为相似,几千部曲分驻各县防守,治下税收勉强能够自给自足,但未来一眼可以望到头。

  此番从调到历阳亦为都尉,属于落后地区调任发达地区,而且离江东的中枢吴县更近。

  代价是淮南情况比豫章复杂,没有真本事很难在这片区域活下来。

  太史慈对自己很有自信,他曾多次在府邸望月感叹: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