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时也,命也_汉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以令诸侯,用朝廷诏令就可调动诸侯相互攻伐,另外曹操麾下曹仁、于禁等辈皆为良将,这些人可带偏师外出征讨,届时袁绍被曹操挡住不能南扩,而曹操则可以继续扩张势力,你是袁绍你急不急?”

  “啊这.”

  龙骧咽了咽口水,此刻他已被鲁肃说服,心中正在回味细节。

  张飞在战略上没有概念,但对曹操的将校深有感触,去年他和刘备把守小沛,就是曹仁冲锋在前破城,后来刘备在汝南与刘辟起义,又是被曹仁带偏师击溃。

  “良将?”张飞越想越气愤,一巴掌拍打在桌案上,愤懑叫嚷着:“等俺去了汝南,定要好好会会曹仁这厮。”

  “若非子敬点拨,我犹井底观天之蛙”龙骧苦涩地摇头,顺着鲁肃的话补充:“正如子敬所言,以曹操果断的性格,只怕袁绍打算僵持下去,曹操都不会让他如愿.”

  “看来云起听懂了”鲁肃欣慰肯定,又说道:“袁绍急切间必再求战,就看曹操主动迎击还是被动防御,可惜袁氏一门四世三公,倒头来要为他人作嫁,听说当年河北沮授等谋士,也曾力劝袁绍迎回天子,最终因为犹豫错失机会,否则曹操没有半点胜算”

  “时也,命也,运也.”

  龙骧也替袁绍惋惜,却不明白迎献帝这事比较复杂。

  因为当今天子刘协,就不是袁绍认可的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借助世家豪强的力量,打败王莽复兴汉室,为东汉王朝奠定了权力基调,即刘氏皇族与世家豪强共享利益。

  由于皇权有唯一属性,皇帝能力也差别不等,导致权力传承常出问题。

  年幼的皇帝常要借外戚稳固地位,成年后想夺权只能借宦官制衡外戚,但宦官权力过大同样会威胁皇权,甚至出现废立帝王的情况,皇帝又会重用外戚制衡宦官。

  于是乎,皇族、外戚、宦官三种势力,随着时间推移形成螺旋死循环,而代表世家豪强的士大夫集团,则因为两边押宝而长期兴旺。

  汉末袁氏押宝外戚何家,袁绍作为大将军何进的部将,曾帮助其立皇子刘辩为帝,当时天子年幼,由太傅袁隗与何皇后辅政。

  士大夫集团长期押宝,不甘心屈居宦官、外戚之下,便暗中策划外戚与宦官争斗,最后大将军何进中计为宦官所杀,袁绍等人打着报仇之名诛杀宦官,成功让士大夫集团取代外戚、宦官,成为和汉末权利交替的最大受益方。

  可惜关键时刻,士大夫集团培养的将领反水,董卓入京后野心膨胀,在控制朝廷后废掉少帝刘辩,改立董太后收养的皇子刘协为帝。

  刘协生母为王美人,被刘辩生母何皇后毒杀,两者后背的势力呈对立关系,所以袁绍不能认可刘协的皇帝身份。

  袁绍虽然不是雄主,但也不是白痴庸才,他并非看不出挟天子的好处,否则也不会在讨董遭遇挫折之后,有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的想法。

  袁绍作为士大夫集团领袖,需要扶持一个傀儡做皇帝,却不能是背叛者挑出来的刘协。

  当初刘协东出长安,诸侯以河北袁绍实力最强,但刘协内心不愿意去依附袁绍,袁绍也因为董卓也不愿迎刘协,最后让曹操捡了漏。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