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62_在年代文中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却说另一边,郭家。

  郭爱国家里蒸上了大米饭,白白软软的大米,吃起来软糯喷香,滑进喉咙里跟没有似的。

  大米刚蒸上,那股饭香味丝丝缕缕从窗户飘出,勾得左邻右舍直嘀咕谁家饭蒸得那么香。

  方女士笑吟吟地给每个人盛饭,碗里三分之是香米,铺上层煮熟的地瓜,只玉米馒头,因为有了这层香米,伙食标准直线上升,她又让全家人吃上了精细粮!

  这种大米籽粒饱满、细长,比供销社卖的上米还更香、更好。碾成米糊糊可以直接喂孩子,方女士再也不用为孩子营养跟不上而发愁了。

  她心里对“泥材村生产队”的感激达到了极点,能碰到了这些好心人!顿顿吃糙粮,大人倒是可以忍忍,小孩哪里忍得了?他们夫妻俩都是在单位上班,干的是清闲活,不像厂子里的重劳动力工人每个月能拿到一堆粮食补贴。

  现在去市里的供销社买斤精细粮,脱层皮都不定买得着。哪有这么方便,口气给买回来五十斤!

  虽说投机倒把确实不是好事,可人家一来没有漫天价、价钱还反倒比黑市的低,二来他们的大米又香又好吃,方女士和郭爱国恨不得掏出存款,口气囤个几百斤大米。

  以前只有他们羡慕别人的份,现在他们有了大袋精细粮,谁也不用羡慕。他们揣着这个秘密,这几天心里甜得跟喝了蜜似的。

  上次买米成功后,夫妻俩每天下班都不免去巷子瞅眼。把钱压在青砖底下,可惜再也没有碰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过家里的粮食还没吃光,他们倒也不愁。

  郭爱国问妻子:“如果我们还想买米,下次咋跟那个生产队的联系?我有几个兄弟问了我好几次,也想买点米。”

  郭爱国是个老实人,自己吃饱了也会看看四周围,兄弟姊妹们个个都为了点精细粮绞尽脑汁,纵使自己吃饱穿暖,良心也不安宁。

  方女士狠狠地埋汰了丈夫一遍,“你没把咱怎么买米的事泄露出去吧?”

  郭爱国摇摇头,“我怎么敢泄露,那不是卖了人家吗?”

  方女士松了口气,压低声音说:“我也不知道咋跟那群农民联系,人家谨慎得很,只有他们主动找我,我买得到粮食。不咱再去那条巷子碰碰运气?咱也不抱太大期望,现在到处都闹饥荒,人家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卖。”

  郭爱国点点头,“这敢情好!他们肯卖粮食肯定缺钱,咱们不缺钱,缺的是粮食。正好互补。”

  周末。

  方女士来到了老地方,走到巷子尽头她数出十张大黑十,卷好塞进了青砖底下。

  苏叶那会从歌舞厅回来,刚走到家门口,兜里新赚的二十斤大米还没有焐热,她便收到粉丝的消息——方女士和她的丈夫又来了!

  苏叶果断地从包里掏出纸,唰唰地写下了几行话,写完后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