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要翻案,杨广人不错_大唐:开局抓了长孙皇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的东西,绝对不能实行。”

  杜如晦当时正年少,知道那时候的情况。

  科举制度推行,朝野上下一片反对。

  杨广对望族门第不屑一顾,一意孤行,还是做了。

  李世民也摇头。

  皇后说道:“贤弟,都说隋朝二世而亡,科举制是灭亡的开端,此事断不可行。”

  苏玉摇头说道:“你们太低估杨广了,他也算是个有魄力的皇帝。”

  “他就好比曹操,功过非两人,毁于同一身。”

  听到苏玉翻案,众人大为震惊。

  隋文帝好好一个王朝,被杨广毁了,所有人都在骂他。

  只有苏玉说隋炀帝有好处。

  这是什么理由?

  “来,我给你们说说。”

  “其他不说,就说两个事情。”

  “第一个是科举制度。”

  “都说科举制度是隋朝灭亡的开端,此言大谬。”

  “隋炀帝在于操之过急,朝中高位都被名门望族占据,他不除掉这些豪族,却想推行科举制度,这是非常幼稚的。”

  “你想想,如果你是大臣,占据高位。杨广却要从寒门选举出来,把你替换掉,你不造反?”

  “而且,老李啊。我告诉你,杨广发明的科举制度,实行了一千多年。”

  苏玉摇头说道。

  李世民被震撼到了。

  导致隋朝灭亡的科举制度,居然实行了一千多年。

  难道说杨广不是无道昏君?

  杜如晦听得入迷。

  “所以说,推行科举制度,是杨广为后世做的极大贡献。”

  苏玉说道。

  “还有,李二如果实行科举制度,后人不会说他不好。”

  “我记得哪个诗人称赞他:太宗皇帝真国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苏玉随口说道。

  噗

  李世民吐血:太宗皇帝?朕还没死呢,你居然给朕起了谥号。

  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敢说话。

  这个苏玉真敢说,居然当着皇上的面说谥号。

  换做其他人,早就拖出去乱棍打死。

  “科举制度是第一个,还有第二个修大运河。”

  “这杨广确实太草率,征调了那么多民夫修建大运河。”

  “可是大运河打通了南北水系,从此江南的物资可以水运到北方。”

  “老李,你是粮商,你应该清楚。”

  “扬州那边的米是从大运河过来的吧。”

  苏玉说道。

  李世民点头,的确如此。

  长安洛阳这边的东西,都是从大运河过来的。

  水运是最省钱最省力的。

  “当然,杨广这厮也有不好的地方,而且很多。”

  “好好一个家底,居然玩没了。”

  苏玉摇头。

  亡国之君的帽子摘不掉。

  “那按照贤弟的说法,李二应该实行科举制度。”

  李世民问道。

  苏玉这么说了,李世民心里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

  就实行科举制度。

  “对啊,就实行科举制度。”

  “这个科举制度采用考试的方式,只要能通过科举考试,不管出身怎么样,都可以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