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说计策,苏玉太毒了_大唐:开局抓了长孙皇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诗是孟浩然写的,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当然有山水隐逸的意思。

  房玄龄居然一下就能听出来,不愧是博学之士。

  “语文课代表?”

  房玄龄又不懂。

  “就是...算了,没法跟你解释。”

  苏玉摆摆手。

  李世民回到刚才的话题:“贤弟,你方才说吐蕃好对付,如何对付?”

  苏玉看着李世民,贼贼地笑道:“老李,李二是不是给了你好处,整天在我这里打听国家大计。”

  “告诉李二,想听我的计策,给咨询费。”

  李世民也不是傻子,反口笑道:“好啊贤弟,我向李二推举你做官。”

  “只要贤弟肯出仕,朝中的大官肯定随你挑。”

  房玄龄和杜如晦马上闭嘴。

  就怕苏玉随口一说,把他们两个的官职搞没了。

  “别,老李,绝对不要告诉李二有我这号人。”

  “他那些破事麻烦得很,我才不想掺和。”

  “我这辈子就是混吃等死。”

  “不知道死后能不能回到现代社会。”

  苏玉嘀咕道。

  说起来还是现代社会爽,要啥有啥。

  不过,在这里也不错。

  一个庄子2万人,用不完的钱。

  穿越到大唐十几年了,混吃等死的日子转眼就过。

  真舒服

  “贤弟,给老哥说说如何对付吐蕃?”

  李世民笑问道。

  苏玉笑道:“老李,你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

  “哪个?”

  “齐桓公灭桑国。”

  听到这里,房玄龄蹦出来,大声说道:“这个我熟。”

  房玄龄是文学家、历史学家,对于古代历史他真的熟。

  “好,有请历史课代表发言。”

  苏玉笑道。

  房玄龄清了清嗓子,终于在苏玉面前有说话的机会了,难得啊。

  每次都是被苏玉教训。

  要好好表现。

  “当年齐桓公想灭掉周边一个叫桑国的小国,桑国种植桑树养蚕,专门出产丝绸衣服。”

  “齐桓公想得到这个国家,可是又不想发兵打仗。”

  “国相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一个奇谋。”

  “管仲说,请齐桓公在上朝时,穿丝绸衣服。”

  “第二日,齐桓公身穿丝绸衣服上朝,便示群臣,说那是桑国的丝绸衣服。”

  “所谓上行下效,齐桓公穿桑国丝绸衣服后,举国争抢丝绸衣服。”

  “如此一来,桑国赚了一大笔钱,百姓不种粮食,只种植桑树。”

  “经过三年,桑国的粮食全靠齐国输入。”

  “此时,齐桓公切断了桑国的入口,百姓饥饿,不战自溃。”

  房玄龄绘声绘色地说管仲的经济战争。

  李世民听了似乎懂了,但是又似乎没懂。

  杜如晦说道:“苏公子,如果齐国是大唐,而那吐蕃是桑国。”

  “那我大唐能从吐蕃得到什么?况且吐蕃靠放牧,也不依赖农桑啊。”

  杜如晦这个前任兵部尚书对吐蕃还有些了解。

  “吐蕃放牧不假,但主要就是牦牛,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