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口中言少,自然祸少_史上第一方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面留言:“话语虽然简单直白,但深得居士修行三味真谛。”

  大多居士都有工作,只是晚上才打坐修行,这个时候也是论坛上人最多的时候。

  安右平对素问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总有有心人在。

  没过5分钟,就有人在下面回帖:“素问?我记得那个东海净心寺的住持也叫素问。”

  “同名吧?”

  “看注册日期是今天的啊,静安法师刚说过他是‘误人子弟’,就有人注册这么个名字上来发帖啊,没准真是真人呢。”

  “写的不错啊,安师兄也留言了,深得修行三味啊。”

  “对于居士来说不错,一寺住持来说算不上什么吧,恐怕真如静安法师所说的,刚过门槛而已。”

  “我好像发现了好玩的事啊。你们再看第一句话,口中言少,自然祸少。静安法师刚刚说他误人子弟,他就说这么句话。这偈子表面看是说修行,实际上第一句话才真是他要说的啊。”

  “我去,好像还真是,不过这脾气也太那什么了啊,别人说一句,立刻骂回来啊。”

  “确实挺厉害,为了骂人专门写这么一首偈子藏到里面,还是事关修行。可惜看后面几句洒脱自在,但这住持本人脾气可是不符合啊。”

  “也是静安先说人家‘误人子弟’啊,是个人都会生气,佛还有火呢。”

  随后有人@版主,确定了素问这个ID的地址果然是在东海。

  虽然东海几十万人口,不一定是素问,但众人已经笃定就是那个净心寺住持无疑了。不止第一句话,连帖名都是:口中言少,自然祸少。含义不问可知。

  ……

  接下来几天素问很少去正殿,也是拜师学武之人太多,他不想多费口舌。

  每天花些时间教一龙几人龙拳,王德在一边看着眼睛里掩不住的羡慕与渴望。不过这几天挑水也让他知道了想学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再问了三人也经历过这样的磨练之后,每天无论花多久时间,总要把一缸水挑满。其他时间就在一边看一龙三人练武,在心中暗暗记下。

  素问在教拳之余,多是到后山工地转转。这几天又进来一些工人,同时做两栋建筑内部的装修,另一部分人做着建筑外部的装饰。

  按照这个进度,10天之内两栋建筑就能完工,不过素问也多掏出几十万的人工费。

  三层的地面除了正在打地基的藏经阁,以及确定位置的木人巷等地方外,其余地面大半铺设上石板。站在这里能够眺望远处,心胸开阔,气息容易放开,也是极适宜练拳的地方。

  四层仍然在建造僧舍和斋堂的主体,才建一半。僧舍是分为三院。

  其中一院为素问及鲁智深等人居所,毕竟以后寺内人多口杂,这些人不适合与普通僧众居住在一起。

  另一院是普通僧人居住之地,最后一院是那五十三个孩子的居住之所,还有就是想要出家但还在考察期的居住地方。

  三院只有一堵墙隔开,有院而无院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分隔。

  而那条引流的小溪就在三院之前流过,上面搭着一座小桥。而在小溪边,同样起了一个凉亭,几个石凳。

  素问站在凉亭的位置,能够一直看到远处的东海市。

  阿甘和阿布跟着素问在后山跑上跑下,尾巴摇的飞快,不时就追着蝴蝶跑到远处去了。

  素问拿出手机,给杜心铁打了个电话,询问关于贷款建设武校的事。

  按照素问的想法,武校就在净心寺山下不太远的地方,租用一块地方二十年就行。这笔钱净心寺可以出,不过后续建设费用就要找银行贷款了。

  电话另一端的杜心铁听了素问的话,对他说道:“智深法师三人的成绩,市长也很关注。建立武校这个事是肯定没问题的。不过设计金额不小,这事我也要问一下,问完我给大师你回过去。”

  素问说声:“有劳了”就将电话挂断。像这样贷款的事,杜心铁也要先询问市长的意见才行,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大面子让银行本地行长点头。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