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和田_我的农场在沙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

  “婉儿他二叔就是一夜暴富的典型例子。”

  蔡鸿鸣接着慕容华的话说道:“以前这葡萄园就是婉儿他二叔种的,后来感觉种葡萄挣不了几个钱才跑去挖玉。也是走运,没一阵就让他挖到一块二十几斤的玉料,卖了几百万。不过接下去他就没那么好运了,挖了很久也没挖到,他干脆承包了一片滩地,雇人开机械挖,自己则专门在店里卖玉。如今他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是和田那边数一数二的玉石商人。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去?”

  黎春他们本来是不想去的,跑那么远去挖玉,还不如早点回家。现在听他和慕容华这么说,心中难免痒痒,就点头答应了。

  “那牦牛怎么办?”陈大山问道。

  “带过去,回去的时候我们从和田机场走,省得来回跑。”

  商量了一下,事情就这么定了。

  翌日,蔡鸿鸣就和师婉儿去向卡尔旺辞行。卡尔旺舍不得师婉儿走,不过聚散终有时,总不能老呆在这里,就依依不舍的去给她准备礼物。最后拿出了一大堆葡萄干和巴旦木等东西,差不多有一小车之多。还有葡萄酒,这些葡萄酒都是他珍藏二十年以上的佳酿,听师婉儿说蔡鸿鸣喜欢,就送了他十坛,送的时候他有种割肉的感觉。

  看到老人送这么多东西,蔡鸿鸣接过去都有点不好意思,就从玉鼎内的洞天福地中取出一些虫茶和几棵青灵芝送给老人。

  卡尔旺送的东西太多,带着上路实在太过累赘,所以蔡鸿鸣就把酒收进玉鼎内的洞天福地,其它东西打包先用快递寄回去,然后才叫来一辆挂车,载上装了牦牛的集装箱,一起往和田而去。

  在秦汉以前,和田地区就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的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古老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

  只是直到汉时张骞通西域后,和田才第一次被记入汉文典籍。

  《唐书.西域传》记载:“于阗(和田)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而唐玄奘所述的《大唐西域记》则称和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

  地乳,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地中的乳汁或者是从地中冒出的乳汁。

  和田羊脂玉色若凝脂,如乳汁般细腻晶莹。在久远以前,这些玉石被河水从山上冲刷下来后,埋在土中百千万年后才被人从地里挖出。所以地乳的意思更是可以理解为,埋着美玉的地方。

  和田地区位于西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

  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