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寻找王老吉_1980,从写歌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打去了电话,看看她最近那一天有时间,来广州一趟与欧阳晓见个面。

  关之林与文飞阳在电话中约定好了,三日后她就能够从港岛过来。

  这一日,文飞阳那里也没有去,在房间里好好地休息了一整天,次日,他就精神抖擞起来了。

  沿广花公路北行17公里,有一座横跨流溪河的混凝土桥——江村桥。

  从江村桥上往东北方向望去,可看到一道长长的红白色石米砌成的围墙,一座高耸入云的伞形水塔,挺立于万绿丛中,分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生产老牌传统产品保济丸的厂家,广州羊城药厂的所在地。

  文飞阳来这里,可不是来买保济丸的,他是想了解一下王老吉凉茶的现状。

  在厂长办公室里,文飞阳见到了目前的当家人李志建。

  “李厂长,你好,我是京城《词刊》编辑部的文飞阳,今天冒然来访,还请你不要见怪啊?”

  “哎呀,你就是文编辑啊!欢迎、欢迎,我昨天就接到了电视台张主任的电话,他说你今天过来,我就特意在此等你。”

  文飞阳想来羊城药厂了解情况,可是,他与这里的人不认识,所以,就给广东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张木桂打了个电话,让他给联系一下。

  张木桂好奇文飞阳为什么会对羊城药厂感兴趣,文飞阳就自己拉肚子吃保济丸的事情说了,他的真实想法当然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李志建对于文飞阳的到来是特别高兴,他从张木桂的口中得知,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说不定会给厂里面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李厂长,你们生产的保济丸确实是名不虚传,我昨天还在拉肚子,你看看今天就已经没有事了。”

  “文编辑,我不是吹大话,我们厂在1980年,保济丸(70粒X100包)的产量就达到万合,比1979年增长了%。”

  “1982年,保济丸获得了省里优质产品的称号,据上面的可靠消息,明年我们厂将成为省里70家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之一。”

  李志建兴致勃勃地对文飞阳说。

  “李厂长,我想看一看保济丸的生产过程,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文飞阳突然话题一转。

  “文编辑,你要是想看的话,我就陪你去转一转。”

  就这样,李志建带着文飞阳,在羊城药厂里转悠起来了。

  “李厂长,你们这里除了生产保济丸,目前还生产什么产品?”

  “文编辑,我们现在主要就是生产保济丸,准备把厂建成初具现代化规模的中成药生基地,就是资金方面不是特别充裕。”

  李志建话里话外流露出缺钱的意味。

  “李厂长,这“凉茶精”是干什么的?”

  在羊城药厂的产品陈列室里,文飞阳指着一个小袋子问李志建。

  “文编辑,这是我们的“广东凉茶”,原来是90克装的大茶包,现在我们浓缩、提炼成了2克装的小茶包。”

  “这样不仅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只需要用开水冲服即可,目前,在市场上的销售还马马虎虎,当然不能与保济丸相比了。”

  李志建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李厂长,这个东西的历史有多久了?”

  文飞阳不敢确定,李志建口中的“广东凉茶”就是王老吉。

  “文编辑,这件事说起来就话长了,它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的名字叫‘王老吉凉茶’,在港岛还有传承人……”

  文飞阳这一次没有白来羊城药厂。

  他从李志建这里,比较全面地了解到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历史,也萌生了要收购这个品牌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