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惊涛骇浪(2)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说:“当年于书记填沼泽地造城之时,我是副市长,当时也在场,有水利专家当时就提到了这个内涝问题,于书记当时大手一挥,说牺牲局部,换取大局,这是没办法的事,势在必行,就这么定了。”

  杨志远说:“以当时会通的财力来说,于书记那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没有于书记当时的大手一挥,就没有现在的河东新区。牺牲局部,换大局倒也不能说有什么错。但现在大局已定,那就有必要为局部考虑了,你不能只要求人家老街的二千户近万名老百姓只是付出,不予回报吧,只怕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戴逸飞一笑,说:“看来杨市长胸有成竹,有想法了。”

  杨志远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那是杨志远在老街来来回回走过几趟之后想出来的。那就是将老街先拆除,然后填平抬高,与河东新区成平行线,然后再在原来的地址上,保留老街宋、明建筑风格,重新建一条老街,而像关圣殿、浙商会馆,江西会馆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先拆除,一砖一瓦都按原样予以保留,等古街建好后,再在原址按原样重建。如此一来,一条古色古香的古镇与新区融为一体,互相辉映。

  徐海明咂舌,说:“杨市长,这可是大手笔。”

  杨志远笑,说:“在城市喧嚣中,有一条悠悠古镇,古商铺、古作坊、古会馆、古茶馆、古庙宇,古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色。走在充满沧桑感的麻石街上,听一曲韵味十足的会通小调,品一碗甜滋滋的甜米酒,看一场武松打虎的皮影戏,对着西临江,品一壶老茶。会通是不是会因此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戴逸飞一笑,说:“杨市长这么一说,我已是心驰神往了。”

  杨志远笑,说:“住在十八总老街这一带的住户,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极差,作为常驻居民,受教育程度有限,下岗失业民众诸多,将十八总老街打造成一条复古的旅游休闲古镇,让居住于老街的百姓摆个小摊,设个茶馆,多一项生活的来源,这对拉近会通的贫富差距有好处。”

  戴逸飞笑,说:“徐书记说你是大手笔,看来一点都不为过。只是近万名百姓的动迁,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杨志远笑:“工作量大就不干了?既然干这个市长,该干还是得干。”

  徐海明说:“关键还是钱从哪里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得几十个亿的资金吧?说实话会通目前没这实力。”

  杨志远笑,说:“所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得找钱。”

  杨志远又打了一个喷嚏。

  戴逸飞关切地说:“快去医院看看去。”

  杨志远一笑,说:“等忙过这阵子再说吧。”(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