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市长调研(5)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定管用,一试就灵,要不现在试试?”

  方炜旻这是干嘛,市长已经明言拒绝,方炜旻竟然还不管不顾,指导市长怎么办事来着,旁边的人都为方炜旻捏了把汗。

  杨志远岂会听命于方炜旻,对此不予理会,上车,指挥司机:上西临江河堤。

  事与愿违,绑架市长的图谋竟然没能实行,方炜旻不免有些沮丧。

  杨志远突然提出去西临江河堤,这是想干嘛?是因为刚才方炜旻无意中的那句话:江中老城区一到夏季,就得全民上岗,抗洪救灾。既然已经知道了问题的所在,有了认识,那么县委县政府是熟视无睹呢?还是措施得力?杨志远很有必要看看去。

  西临江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4月,此时正是枯水期,部分河床裸露,可见细沙,江水碧波荡漾,泛起层层涟漪。江中县城沿西临江而建,上世纪中期也和许多城市一样,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多,县城向河边推移,筑堤挡水,实行围河造城运动。那个时候资源匮乏,本省许多县市区的河堤都是用土石筑砌而成,并且是河水涨一点,河堤就加高一点,非一次性完成,粘接就有了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现在问题出来了,一到夏季暴雨如注,江河洪水泛滥之时,各地就频频告急。全省四条主要大江大河边的城市都得抗洪救灾,各机关单位,包干包块,打着红旗,用编织袋装沙石,堵管涌,挡洪峰。几号几号洪峰顺利通过本市的新闻,一时充斥各家电视台,成为市民们最迫切关注的新闻。

  这些年随着本省经济的腾飞,像榆江、合海、会通这些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都开始加大了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开始在靠近城区的中心地段,用水泥建起了风光带,一来防洪,二来美观。但像江中这样的穷县,财政勉强够温饱,捉襟见肘,没有闲钱,要想在河边修这种具有防洪效果的风光带几无可能。

  没想到,江中这样的贫困县竟然就有这么一条防洪堤,有些超乎杨志远的意料。江中的防洪堤都用钢筋水泥堆砌,于两岸遥相呼应,连绵数公里,堤上可并排行驶两台金杯车。

  杨志远于一处停住脚步,看着江水,问方炜旻:“怎么做到的?”

  方炜旻说:“找上面要一点,自己筹措一点,今年修五百米,明年修一千米,慢慢的就成了现在这个的样子。”

  前方,水泥路已经到头,此地复为土堤,有民工趁着枯水期在此堤段用水泥浇灌堤坝。杨志远站着看了一会,点头:“愚公移山,也就积少成多。”

  方炜旻自嘲,说:“我在江中三年县长,四年书记,没干别的,就修了这么一条防洪堤,和那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车的烂尾路。人家的防洪堤叫风光带,江中的算不上,就是实打实的防洪堤,不图美观,只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