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天堑变通途(1)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关,会有错别字?怎么可能?但杨志远还是从省长的这聊聊数语中听出了诸多信息。第一,省长对报告一事很是上心,并没有过后即忘;第二,省长态度不错,笑呵呵的,错别字一说,调侃的成分居多,这说明省长从心里认同社港方面的做法,目前尚无明确的答复,是因为省长还有些后续工作要做;第三,省长已经明示,事情已有定论,很快就有结果。

  那还说什么,等呗。还真是,在杨志远和省长通过电话没多久,省政府同意社港先行取消农业税的批复就到了,杨志远至此方才松了口气。

  此时晚稻已经返青,长势喜人,稻田养殖也已全面铺开,科技人员都已下乡下村,各村各户都已按规划放养完毕,蟹苗鱼苗泥鳅苗,林林总总,所有适宜于此季养殖的品种,都由县农业信息公司统一协调议价,质优价廉,服务周到,自然比农户自行采购合算,农户照例可以赊销,登记在册,只待秋后算账。

  诸事安排妥当,只需各家各户好生喂养,到金秋收获之时,计算锱铢,总结得失即可。杨志远这些天除了上田间去看看,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早经谋定的了。社港现在诸事已定,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政风前所未有地清廉,基层干部,整天套鞋雨具沉在一线,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及时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很是务实。群众到各职能部门组成的政务中心去办事,工作人员态度热情,一副笑脸,让人如沐春风。

  社港农业科技园日趋繁忙,随着入园企业的日趋增加,除了与农业有关的公司希望进入园区,也有其他行业的企业要求入园,杨志远自然不能简而拒之,这其中必定有诸多优质的企业,社港自然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基于此,农业科技园在现有的基础上,又成立工业园。对入园企业,杨志远原来都有把关,但现在也用不着杨志远亲自过问了,因为农业科技园已经按杨志远的布署成立了环评委员会,聘请各行各业的人士为环评委员会委员,并且邀请市民积极参与讨论,企业入园,环评持一票否决权,只要是对社港生态有影响的项目,项目投资再大,也不允许其进入社港。杨志远此举意在长远,靠长官意志只是为一时权宜之计,他杨志远自律,几十年以后呢,那时的书记县长,是不是也是如此,那么成立环评委员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书记县长多为匆匆过客,社港居民才是社港真正的主人,世代生息于此,对环境的保护肯定不会掉以轻心。环评委员会的成立,就成了制约权力的紧箍咒,虽然此举不能就此杜绝权力冲动下的不智之举,但至少会让权力有所顾忌,唯有如此,社港的青山绿水,蓝天碧瓦才能世世代代的保存下去。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