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将英国人赶下印度洋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大坑。

  中招的中印官兵,连呼喊都不会发出,就被夺去了生命,残肢被高高地抛入天空,又带着鲜血飞洒而下。

  漫天的尘土硝烟,激扬在两军阵前,战争的残酷随着时日的流逝,愈加显现。

  以前英军分守各地,兵力分散,结果被郝大炮率军各个击破。后来黑格率军进攻中国军队的乌石山阵地,久攻不克,被郝大炮从后边包抄,一下子就崩溃了。

  这次倒过来了,是英军防守钢筋混凝土工事,而且,英军也不再分散,阵地火炮、机枪众多,这让郝大炮昔日风卷残云一般的骑兵,完全失去作用。

  英军蜷缩在一起,把自己变成了铁榔头,战斗没有取巧的余地,全是硬碰硬的进攻,中印部队每进一步,都必须付出无数人命……

  沙皇倒台后,俄军退出战争,东线的同盟国精锐,都被德国调去了西线。

  进攻俄国的部队,都属于二线部队,他们与士气低落的俄军,倒也旗鼓相当,两方菜鸡互啄半个多月,也没啄出个结果。

  在列宁等人的提议下,俄国临时政府决定先东后西,派人与同盟国方面展开谈判。

  威廉二世主要想先击败英法,也怕东线再出变故,想先稳住东线,同意谈判。

  他提出俄国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都割让给同盟国,并赔款30亿卢布。

  条件之苛刻,引起临时政府内严重的分歧,大家争论不休,列宁等人赞成签约,有人提出反对,要继续世界大战,不对德国妥协。

  在会议上,列宁对众人道,“诸位,我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我们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先解决西伯利亚的中国。

  待德国与英法美拼的筋疲力竭,我们俄国再西进,夺回割让的那些领土。因为欧战依然在继续,而亚洲那里却是和平的。

  如果我们再不动手,等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立住脚跟,怕是更难对付他们了,毕竟,我们西边的领土,还可以用英法制衡德国,但在东线,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列宁的思路是正确的,大家同意了他的意见,派人跟德国谈判,如果德国态度坚决,就让步签约。

  结果,威廉二世寸步不让,俄国于是接受了德国的条件,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条约》。

  按照和约,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部分地区,共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同盟国。之后,同盟国撤军,奥匈、奥斯曼与德国瓜分了那些领土。

  然后,俄国八十万大军向东,进攻乌拉山西伯利亚铁路两侧的中国军队。

  段祺瑞和王四等他们许久了。

  段祺瑞的第二集团军,本来有四、八、十五,三个军,赶到乌拉尔山山口,张作霖的十一军纳入第二集团军,这四个军在总统召集预备役后,每个军再增加一个师。

  当然,路途遥远,补充的几个师还没有到。

  但四个军已经24万人了,再加上王四的装甲部队,一共拥有钢铁战车一千八百辆,卡车五千辆,火炮一千九百门,飞机一百架,实力极为强大。

  列宁的想法虽然不错,实现起来可不容易。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