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8章 部署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7mmL/43Hotchkiss机关炮,5具450mm鱼雷发射管。舰长程璧光少将。

  “海容”、“海筹”、“海琛”三舰,是德制295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有150毫米40倍径克虏伯速射炮3门,105毫米40倍径克虏伯速射炮8门。

  37毫米哈乞开斯机关炮6门,8毫米马克沁机关炮6门,60毫米克虏伯行营炮1门,14吋鱼雷发射管3支。

  这四艘巡洋舰,就是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门面,其他还有十几艘小炮艇,加上十艘潜艇,就是此时中国海军的全部了,总吨位不过两万吨,而日军一艘铁甲舰就有一万多吨。

  林重和海军总长萨镇冰,热烈欢迎杜锡珪等人回国。

  官兵们休息三天后,林重召开会议,与会的有海军总长萨镇冰中将、潜艇部队司令杜锡珪少将,十名潜艇艇长陈季良、陈绍宽、蔡廷幹、林建章、谢葆璋、林献炘、陈策、欧阳格、沈鸿烈、林寿,均为中校军衔。

  以及海圻号舰长程璧光少将、海容号舰长许振鹏上校、海筹号舰长李和上校、海琛号舰长吴英科上校等人。

  林重先向海外归来的军官们大致介绍了国内的情况,然后,向所有人介绍了四月份以来发现的英国、日本军队的异常。

  “预计今年会爆发战争,陆军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海军方面,虽然我们向美国、德国订购的战列舰和驱逐舰,还需要两年能交付,但此时已经可以一战了。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地要爆发,我军就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在会议上,林重与海军军官将领们讨论了一天的策略,最后定下海军出击的三个阶段战术。

  之后的两天,林重又召集众人一起讨论海军具体作战办法,向潜艇部队分享了后世的狼群战术,一起研究了潜艇与水面舰艇的配合作战策略。

  马尾基地这里的兵工厂,早根据潜艇鱼雷的型号,生产了上千枚鱼雷,潜艇部队回国六天后,吊装鱼雷、淡水、食物,便按计划出海去了。

  林重、萨镇冰跟十艘潜艇的三百五十官兵,挨个敬礼、回礼,看着他们一个个登上潜艇,林重感慨道,“都是大好男儿啊!”

  萨镇冰道,“总统,此战必胜,海军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萨镇冰,字鼎铭,1859年出生于福州澳桥,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同治八年,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二期,学习天文、驾驶,毕业时名列第一,赴英国学习海军,后来历任“海东云”、“康济”号、威远练舰管带。

  甲午战争中,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1895年 1月底,日岛保卫战爆发,时值隆冬,大雪纷飞。

  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批轮番进攻,并从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卫南北炮台,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日岛,在十分险恶的情况下,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最后在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下,才撤回刘公岛。

  甲午战争以清军失败告终,残存下的所有海军官兵遭革遣返乡,萨镇冰也回到福州。此时他父母已逝,不久,妻子也过世了,萨镇冰囊空如洗,家计维艰,连两个子女也无法抚养,只好到官绅家庭当塾师挣钱糊口,过了半年。

  1898年,清政府重建海军,分别向英国和德国定购了“海天”、“海圻”等舰,萨镇冰被任命为“海圻”号管带。

  民国政府成立后,袁世凯在刘冠雄与萨镇冰之间,选择刘冠雄担任海军总长,因为刘冠雄是他的人,林重担任总统后,选择了萨镇冰担任海军总长,海圻号舰长交由程璧光担任。

  林重对海圻号舰长程璧光、海容号舰长许振鹏、海筹号舰长李和、海琛号舰长吴英科等人道,“诸位也各自去准备吧,这一战,海军定要打出自己的威风。”

  众人敬礼离去。林重将海军这里的行动,用电报告诉了东北的刘老疤、山东的段祺瑞、北京的蔡锷,和西疆省的王世珍、郝大炮。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