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赴德留学生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终于可以自信地正视任何人。

  所以,知道国内留学生即将到来,吕海寰非常高兴,亲自从柏林赶到汉堡迎接,沙尔文上校需要去汇报工作,接下来的几天,就由中国公使馆招待留学生。

  吕海寰带着大家坐火车到柏林,参观了选帝候大道200号的公使馆,然后为大家举行了欢迎宴会。

  1906年10月15日,中英签订《北京条约》,英国道歉、赔款、割地,承认战败,举世轰动!得知消息的中国驻德国公使馆十六名工作人员,以及130名留学生欣喜若狂。

  大家欢喜的都要疯狂了,又叫又跳,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众人拥抱在一起,久久都不放开,吕海寰没有礼仪地坐在地上,放声嚎哭。

  软弱可欺的中国母亲啊,你居然有胆量对英开战,并获得胜利,这让国外的游子高兴的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柏林虽然没有唐人街,但留学生和务工人员也有几十人,当天下午,吕海寰召集在德国的所有中国人,晚上举行晚宴庆祝。

  但是接近傍晚时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派人来通知,他将在皇宫召开庆祝酒会,庆祝中国的胜利,邀请所有中国人参加。

  因为林重总司令不喜欢洋人对中国人不好,德国驻中国公使穆默特意给国内来电,告诫国内方面务必注意对待中国人的态度。

  当晚,将近二百中国人得到了威廉二世的隆重接待,德国高官不少人出席宴会,向中国人敬酒。

  威廉二世还请林重的副官郑士良,转达他对林总司令的敬意。

  陈季良和陈绍宽等人初到德国,就受到如此高规格接待,不用别人介绍,他们也知道是因为什么,大家心里感慨不已。

  五天后,德国军方做出安排,一百名中国留学生进入德国海军学院学习,三十名工程人员到不来梅船厂实习。德国将为他们提供每个月一千马克的补助。

  郑士良见一切安排妥当,嘱咐大家好好学习,不要挂心家里,才和沙尔文一起回国。

  胜利的喜悦过去后,海军留学生们开始学习,这时候他们才知道,根据中国军方的意见,他们被安排主要学习潜艇作战。

  学习之余,他们通过报纸,不断了解到国内的各种情况,比如打击贪墨,总统辞职,大选、林司令担任总统、换了海军总长等等。

  1907年5月1日,陈季良等人看到报纸报道,中国国防军举行了盛大的授衔仪式。

  两天后,吕海寰公使来到学校,高兴地告诉他们,所有在德学习的海军官兵,集体被授予海军上尉军衔。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