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铁路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件事了,整个工程的总设计师是我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先生,规划图纸又邀请了美国交通部副总工程师布朗先生审计。”

  陆征祥然后介绍了詹天佑的履历,又说詹天佑已经来到了会场,并叫工作人员请人进来,马上,一个大眼宽额的中年人进来了,林重起立,带头鼓掌,其余众人不知何故,也跟着起立鼓掌。

  詹天佑,1861年4月生于广东南海,字眷诚,是第一批留美幼童,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纽哈芬希尔豪斯中学毕业,为全校第二名。考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并专习铁路工程。

  清光绪五年(1879年)在耶鲁大学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数学第一名奖金。

  清光绪六年(1880年)继续在耶鲁大学学习,再次获得数学奖金。

  回国后,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先后修筑唐山至古冶铁路、古冶向山海关的铁路,修建古冶至山海关段最艰巨工程——滦河铁桥。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首次在我国铁路使用压气沉箱法修建滦河铁桥桥墩基础成功,解决了英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因滦河洪水季节水流冲毁打桩而形成的施工困难问题,引起中外注意。

  后来率队测量、修建津卢铁路、营口铁路支线(沟帮子至营口),以及新易铁路。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职途中过上海时,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聘为工程顾问,可以说,此时的詹天佑已经是享誉世界的铁路专家了。

  詹天佑见这些大人物起立鼓掌,受此礼遇多少有些惊讶,等众人坐下,他介绍了整个工程。

  听完后,林重问道,“詹先生,我们国家是否具备这些铁路同时开工的条件?我的意思是,施工的困难都有足够考虑吗?”

  詹天佑想了想,道,“目前同时开工两条铁路的技术条件是具备的。”

  林重点点头,不说话了,章太炎道,“建设铁路是重大事项,必须准备的全面充分,不能开工以后再不断返工,那就劳民伤财了。”

  陆征祥道,“议长,诸位,交通部已经做了充分的调研,詹天佑先生带着工程师团队,都已经实地考察过了。”

  “既然这样,我们当然支持。”章太炎道。

  “总统总理,陆总长,鄙人请命跟进铁路建设,议长,我负责起草的部分法律,就交给别人吧。”孙中山兴奋道。

  孙中山十分重视铁路的修建。早在1894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中直言“地球各邦今视铁路为命脉矣”,希望中国能够大规模修建铁路。

  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修建铁路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他说“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

  在曾经的历史中,他辞去大总统职位后,便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全权筹办全国铁路。他设想在中国建设16万公里的铁路。

  众人均哈哈大笑,这个孙逸仙啊,还是真的热情,袁世凯笑道,“如果议长放人,我们欢迎中山先生加入。”

  章太炎见孙中山甘于辛苦,如此热诚为国家服务,当即表示同意,孙中山当场讲起了他的铁路梦想。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