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山陕行动(三)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极少的、仅有的几次赞扬之一,他对林重更多时候是指责,指责他越权、跋扈、不容易合作等等等等。

  吴佩孚率领三个连四百三十人,经过阳曲县,五天后到达忻州,他有样学样,通过跑圈和面试,从忻州巡防营中选拔七十人加入三营,然后部署剿匪和禁烟任务。

  “这就是所有的名单?”吴佩孚看着手中的纸张,对面前的情报员红二问道。

  三营到达忻州后,红二就过来相见,彼此都不认识,但三营政宣科知道情报员的名字和联络暗号,对上后,红二递过来一张纸,上边列着忻州境内十六股土匪和八个大烟贩子名单。

  “当然不是全部,但就目前来说,大的都在这里。”红二道,他是个瘦小干枯、貌不惊人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破棉袄,戴着破毡帽。

  “好的,兄弟辛苦了,我们马上行动。”吴佩孚既然知道对方是情报人员,也不详细打问。当即部署行动。

  ……

  寒风料峭,陕西商洛东南的黑山上,二旅三团二营长冯玉祥,带着五百多人,埋伏在黑山的一条要道旁。

  情报人员前天传来消息,十来股大烟贩子合流,集结一千多人马,要护送一批陕土去湖北。二营的侦察兵,穿着这里乡民常见的棉袄,趴在一个山丘背风的地方,轮流上去举着望远镜监视观望。

  一个汉子在山顶上面看了一个多小时,冻得嘘嘘作响地从山顶上跑了下来,连声叫道,“换班换班,受不了了。”

  马上,有四个人上去接替,一会儿,山上有三人下来,一起喝热水取暖。

  “营长,情报准确不?这都两天了,今天天也快黑了,太冷了。”一人对冯玉祥抱怨道。

  “冷个屁!团长说守五天,既然是这么大的行动,他们势必会谨慎的,告诉兄弟们,千万别被发现,露了行踪。”冯玉祥道。

  光绪八年(1882年),冯玉祥出生于直隶青县兴济镇,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冯玉祥刚满15岁,正式入保定五营当兵。

  他在父亲冯有茂的指点和管教下,开始“向读书和修养方面努力”。不久,冯有茂因病被裁。冯玉祥为了挣钱养家,愈发刻苦操练、学习,开始阅读《操法》、《阵法》等兵书。

  他看到淮军暮气沉沉,便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20日离开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第三营。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4月,冯玉祥升为四棚正目。12月中旬,又被提升为第二营右哨哨长。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底,武卫右军改为第六镇,冯玉祥任司务长,随后又升为本连排长。

  国防军整编,冯玉祥被林重提为营长。

  二旅到了陕西后,基本也是同样的流程,筛选部分精干士兵加入,分赴各地剿匪禁烟。

  剿匪人家要反抗,禁烟是截断人家财路,当然也要反抗,大的战斗没有,小型交火在全省,几乎天天发生。

  冯玉祥的二营被派到商洛,这里是陕土流出外省的关键路线,也是旅长张孝准围三缺一的堵截重点。

  张孝准的剿匪禁烟策略是,将烟贩子逼到统一行动,甚至做出逃窜出省的举动,然后一网打尽。

  事实上,剿匪和禁烟已经不分彼此了,因为土匪没有不和黑货打交道的。昨天,三团长冯大林率一营和三营也赶来,参与此次围堵。

  此时,一营在左,二营在右,三营在南边,在商洛东南,布下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等着烟贩子武装商队自投罗网。

  【作者题外话】:还有一章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