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即将到来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恐日病,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甚至谣传日本的秘密舰队已到了北欧海域。

  在这种气氛下,官兵精神紧张,舰队航行初期,闹出不少海军史上罕见的大笑话。他们有时见到外国船,就以为是日本舰队而盲目开炮,10月22日夜间,舰队在大西洋北海击沉两艘英国渔船。

  英国政府借此威压中立国不得向俄国舰队提供方便。俄国舰队为了解决燃料问题,只得在海上加煤,有机会就尽可能多装,以至甲板、机房、洗澡间,军官卧室等一切空地都堆满了煤炭,既降低了速度(超重),又影响工作和卫生。

  特别是经过赤道海域,水兵们痛苦不堪,非战斗减员严重,而这时俄国补给船送来的却是几千套冬装。

  1905年一月,舰队刚刚通过马达加斯加沿海,接到了旅顺陷落的消息。

  此时,船底已长满了海藻,航速大幅下降。部队士气极为低落,士兵自杀事件不断发生,甚至多次爆发“兵变”。

  在斯里兰卡,舰队获知日俄奉天大战的结果,从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温斯基中将,到底层士兵,士气低迷到极点。

  但紧接着,他们接到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发来的电报,向他们通报了忠义军已经介入日俄战争,俄国此时处于极其有利的形势。

  1905年4月22日,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在中国上海加了最后一次煤。

  同一天,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温斯基中将,接到了沙皇命令,通报了日军大败于忠义军之手,海军实力亦受损,令他们迅速北上,围攻旅顺日本海军。

  同时,陆军也将南下攻击忠义军,沙皇俄国将占据整个中国东北,获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尼古拉二世给陆海军的命令都是非常急迫的,因为俄国国内形势非常严峻,他快扛不住了,急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转移矛盾和民众的注意力,提高政府一落千丈的威望。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俄国革命暴动已经愈演愈烈,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社会革命者则不断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

  除了频繁的暴乱之外,社会革命党格斗组织、布尔什维克党的格斗组,策动了多起针对大臣、高官的刺杀事件。

  1905年2月17日,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所乘坐马车通过克里姆林宫时,遭社会革命党分子投掷硝酸甘油炸弹于车厢内,谢尔盖大公当场被炸死。

  之后,内政部长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西皮阿金、乌法省长尼古拉·莫杰斯托维奇·博格达诺维奇、圣彼德堡市长弗拉基米尔·劳尼替斯、莫斯科总督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等三十多高官,相继被刺杀。

  虽然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接见郡县议会代表,表示允许召集成立人民代表会议,但圣彼得堡苏维埃,仍然诉求大规模的罢工、抗税与提领银行存款。

  激进的社会革命党不断呼吁武装起义,以终结沙皇统治。

  1905年4月5日,在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海军少校彼得·施密特公开演说,要求当局释放政治犯,民众响应他的号召,在监狱前示威,但受到机关枪开火驱散。

  4月12日,巡洋舰奥恰科夫号兵变,舰队其他船只陆续加入,施密特受邀出任叛军指挥官,叛军人数最后达8200人。

  4月15日,施密特登上奥恰科夫号,并发送电报给尼古拉二世,要求立即召开宪法会议。沙俄军队约10000人,向叛军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投降,三小时后仍未获回应。

  沙俄军队遂向叛军的军舰与军营开火攻击,一个半小时后,叛军被沙俄军队击败,施密特、他的儿子与其他生还者被捕。

  与此同时,沙俄附属国芬兰、波兰、爱沙尼亚等掀起独立运动……尼古拉二世看到恶劣的国内形势,感觉自己就坐在火山口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掀翻。

  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能吸引所有人的大胜,能消弭一切国内矛盾斗争的大胜!

  请收藏:https://m.aikan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